新亭對泣的成語故事
拼音xīn tíng duì qì
基本解釋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泣:小聲哭。表示痛心國難而無可奈何的心情。
出處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
新亭對泣的典故
東晉初年很多北方的名士為躲避戰亂來到建康,他們想家時經常在新亭喝酒聚會。在一次宴會上周靑道:“這里的風景跟京都洛陽的風景很相像,放眼望去只是山河改換!”有些人聽了不禁感慨萬千流下淚來。這時候王導突然一臉嚴肅地正色說道:“我們大家應當團結,共同輔佐王室克復神州,怎么能像個亡國的楚囚那樣只能相對而泣而無計可施呢?”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新亭對泣)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不動聲色 | 宋 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 |
期頤之壽 | 《南齊書·禇炫傳》:“使淵作中書郎而死,不當是一名士邪!名德不昌,遂令有期頤之壽。” |
釋車下走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行數百數,以駒為不疾,奪轡代之;御可數百步,以馬為不進,盡釋車而走。” |
大名鼎鼎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4回:“你一到京打聽人家,像他這樣大名鼎鼎,還怕有不曉得的。” |
德重恩弘 | 唐·韓愈《袁州刺史謝上表》:“顯榮頻煩,稱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
物盡其用 | 馬烽《典型事例》:“這倒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兩全其美。” |
犀牛望月 | 《關尹子 五鑒》:“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識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
存而不議 | 唐·獨孤及《仙掌銘并序》:“后代揭厲于玄蹤者,聆其風而駭之,或謂詼詭不經,存而不議。” |
投石問路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2回:“此名為‘投石問路’。下面或是有溝,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實地,再沒有聽不出來的。” |
一文不名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佞幸列傳》:“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