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續懸魚的成語故事

拼音yáng xù xuán yú
基本解釋羊續,漢時官吏。羊續把生魚懸于庭。形容為官清廉,拒受賄賂。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羊續傳》:“府丞嘗獻其生魚,續受而懸于庭。”
羊續懸魚的典故
東漢時期,漢靈帝派羊續擔任南陽太守。羊續只帶一名隨從前往,微服私訪后上任。他決心以自己的清廉樹立官場榜樣,府丞焦儉送來一條他愛吃的鮮鯉魚,推辭不掉,就只好讓仆人將魚掛在屋外,曬成魚干,從此就沒人敢給他送禮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羊續懸魚)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肝髓流野 | 《舊唐書·蕭瑀傳》:“上奔播六年,中原之人,與賊肝髓流野,得復宗廟,遺老殘民聞輿馬音,流涕相歡。” |
烽火連年 | 元·戴良《九靈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東南地,烽火連年警報聞。” |
甕中之鱉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孫富視十娘已為甕中之鱉,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安放在船頭之上。” |
火樹銀花 | 唐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
筋疲力竭 | 唐 元稹《有酒》詩:“精衛銜蘆塞海溢,枯魚噴沫救池燔。筋疲力竭波更大,鰭焦甲裂身已干。” |
損人不利己 | 魯迅《書信 致曹聚仁》:“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對的。” |
路無拾遺 | 《孔子家語·相魯》:“孔子初仕為中都宰,中都魯邑制為養生送死之節,長幼異食、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弱異任、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涂、路無拾遺、器不雕偽,……” |
風俗人情 | 唐 杜牧《唐故范陽盧秀才墓志》:“因言燕趙間山川夷險,教令風俗人情之所短長。” |
夷為平地 | 孫犁《我的綠色書》:“為了方便,把假山、小河,夷為平地,抹上洋灰,使它寸草不生,成了停車場。” |
命與仇謀 | 唐·韓愈《進學解》:“命與仇謀,取敗幾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