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擲的成語故事

拼音gū zhù yī zhì
基本解釋注:賭注;賭博時所押上的錢;孤注:賭錢的人在輸急時把所有的錢并在一起作為賭注;擲:這里指賭錢時擲骰子。賭徒在輸急了的時候把所有的錢并作一次押上去;以決最后輸贏。比喻在危急時用盡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險。
出處宋 辛棄疾《九議》:“于是乎‘為國生事’之說起焉,‘孤注一擲’之喻出焉。”
孤注一擲的典故
公元1003年,契丹軍隊攻陷德清(今河南清豐),逼近冀州(今河北衡水縣),抵達澶州(今河南濮陽),宋朝軍隊失去抵抗能力,節節失利,邊境告急文書頻頻送到京城。 此時,寇準(曾在邯鄲市成安縣任知縣)任宰相,他接到告急文書后扣而不發,像平時一樣從容鎮定,不露半點驚慌。宋真宗趙恒聞聽此事,非常震怒,責問寇準道:邊關軍情如此緊急,你為什么隱情不報? 寇準笑著對真宗說:陛下息怒,消滅契丹軍隊的計劃臣已謀劃好了,請陛下御駕親征,敵人定會不戰而逃。
12月,宋真宗率領文武百官,冒著嚴寒登上澶州。宋朝軍隊駐扎到澶州之后,寇準奉命處理軍務,他號令軍隊以逸待勞,等待戰機。果然,幾天后契丹軍隊前來攻城,等敵人疲憊時,寇準命令將士出擊,一舉將敵兵斬獲大半,迫使敵人倉皇退兵。從此,宋真宗對寇準更加重用。
朝中另一位大臣王欽若嫉妒寇準的功勞,便在宋真宗面前講寇準的壞話:陛下聽說過賭博嗎?賭輸的賭徒往往會把所有的錢押上作為最后一次賭注,叫做孤注一擲。寇準再三要陛下親征,陛下不是成了寇準的孤注了嗎?這不是拿陛下的生命來弄險嗎?宋真宗聽信了讒言,不久便罷免了寇準的宰相之職。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孤注一擲)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日理萬機 | 明 余繼登《典故紀聞》第二卷:“朕日理萬機,不敢斯須自逸,誠思天下大業以艱難得之,必當以艱難守之。” |
安內攘外 | 漢 張仲景《傷寒論 太陽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內攘外之能。” |
德重恩弘 | 唐·韓愈《袁州刺史謝上表》:“顯榮頻煩,稱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
披肝瀝膽 | 唐 劉賁《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機,兆存亡之變者,臣清披肝瀝膽,為陛下別白而重言之。” |
無妄之災 | 《周易 無妄》:“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
望塵莫及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趙咨傳》:“復拜東海相,之官,道經滎陽,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謁候。咨不為留,暠送至亭次,望塵不及。” |
長夜之飲 | 《史記·滑稽列傳》:“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 |
雪兆豐年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古人云:‘雪兆豐年’。” |
爭先恐后 | 明 屠勛《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后。” |
風流才子 | 唐 元稹《鶯鶯傳》:“清潤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