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聽計從的成語故事
![言聽計從](/d/file/titlepic/chengyu18425.png)
拼音yán tīng jì cóng
基本解釋聽:聽從;從:依從。說的話都相信;出的主意、計謀都采納。形容對某個人十分信任。也作“言聽計用”。
出處《魏書 崔浩傳》:“屬太宗為政之秋,值世祖經(jīng)營之日,言聽計從,寧廓區(qū)夏。”
言聽計從的典故
楚漢相爭時期,齊王韓信一舉擊敗項羽的20萬大軍,項羽派謀士武涉去勸韓信親近他,與劉邦為敵或者自己稱王、三分天下,告訴他一旦項王失敗,下一個就輪到韓信了。韓信說:“漢王十分信任我,對我言聽計從,我不能失道義。”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言聽計從)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旦夕之間 | 漢·無名氏《焦仲卿妻》:“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 |
暈頭轉向 |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兒子居然變了,而且變得這么快!” |
鑒影度形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02回:“這三人將籃子內(nèi)物件,一齊擺出仔細瞧看,或者寸紙,或者只字,鑒影度形,一概俱無,又仍一件一件裝入籃內(nèi)。” |
處實效功 | |
風流才子 | 唐 元稹《鶯鶯傳》:“清潤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 |
拉大旗作虎皮 |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首先應該掃蕩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著自己,去嚇唬別人。” |
半吊子 | 丁玲《我所認識的瞿秋白同志》:“他卻說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種夸大,是不真實的。” |
官僚主義 | 毛澤東《必須注意經(jīng)濟工作》:“第二,動員群眾的方式,不應該是官僚主義的。” |
化鴟為鳳 | 語出《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nèi)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逆來順受 | 宋 無名氏《張協(xié)狀元》戲文第12出:“逆來順受,須有通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