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閃西躲的成語故事

拼音dōng shǎn xī duǒ
基本解釋閃:側身急避;躲:躲避。形容四處躲避。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1回:“盧俊義挺著樸刀,隨后趕去,李逵在林木叢中東閃西躲。”
東閃西躲的典故
宋江擔任梁山泊主帥后,軍師吳用給他推薦北京的盧俊義,他們用計誘使盧俊義上山。盧俊義到梁山泊追趕李逵,李逵東閃西躲,最后騙盧俊義到山上,盧堅決不落草。宋江等又用計謀放盧俊義下山,盧俊義回到北京就被官府捉拿。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東閃西躲)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地地道道 |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29章:“這是地地道道的高增福——不聲不響,心里打著主意。” |
一路風塵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國舅老爺大喜!國舅老爺一路風塵辛苦。小的聽見昨日的頭起報馬來報,說今日大駕歸府,略預備了一杯水酒撣塵,不知賜光謬領否?” |
謹小慎微 | 漢 劉安《淮南子 人間訓》:“圣人敬小慎微,動不失時。”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西漢·戴圣《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
夸大其詞 | 《宋史 王祖道傳》:“蔡京開邊,祖道欲乘時徼富貴,誘王江酋、楊晟免等使納士,夸大其辭。”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詩經·小雅·常棣》:“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長夜之飲 | 《史記·滑稽列傳》:“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 |
不僧不俗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張廷秀逃生救父》:“倘一時沒眼色,配著個不僧不俗如醉如癡蠢物,豈不誤了終身?” |
夫唱婦隨 | 《關尹子 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 |
花拳繡腿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69回:“只見張國乾縛得花拳繡腿,戚光祖、戚繼祖兩個教師在后面跟著,走上臺來,兩邊坐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