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物居方的成語故事

拼音biàn wù jū fāng
基本解釋居:在,安置;方:方位,地方。辨別眾物的性質(zhì)、條件等因素,使之各得其所
出處《周易 未濟(jì)》:“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暫未找到成語辨物居方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辨物居方)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龍飛鳳舞 | 宋 蘇軾《表忠觀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于臨安。” |
防患于未然 | 《周易 既濟(jì)》:“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樂府詩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
無法無天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珍大奶奶是個老實(shí)頭,個個人都叫他養(yǎng)得無法無天的。” |
和風(fēng)細(xì)雨 | 南朝 陳 張正見《陪衡陽游耆阇詩》:“清風(fēng)吹麥壟,細(xì)雨濯梅林。” |
算盡錙銖 | 清·昭梿《嘯亭雜錄·吳利府》:“嘗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盡錙銖,其父猶以為未足。” |
通都大邑 | 唐 韓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強(qiáng)之間,而不知為備。” |
古色古香 | 宋 陸游《小室》:“窗幾窮幽致,圖書發(fā)古香。” |
見危致命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yuǎn) | 漢 劉安《淮南子 主術(shù)訓(xùn)》:“是故非淡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非寬大無以兼覆。” |
風(fēng)聲鶴唳 | 唐 房玄齡《晉書 謝玄傳》:“聞風(fēng)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