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箱倒篋的成語故事

拼音qīng xiāng dào qiè
基本解釋篋:小箱子。把大小箱子里的東西都倒出來。比喻全部拿出來或徹底翻臉。
出處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傾箱倒篋的尋個遍,只是不見。”
傾箱倒篋的典故
晉朝時候,太尉郗鑒很喜愛他的女兒,他聽說司徒王道的兒子和侄子們都很好,就叫人前去做媒。媒人把意思和王道一說,王道就請他到東廂房去看哪一個少年可以。這人看過以后,回去對郗鑒說:“王家的幾位少年都很好,聽說我要替你選女婿,個個都裝得一本正經(jīng)的極力表現(xiàn)自己,只有一個人露著肚子睡在東邊的床上吃東西,好象不知道這回事一樣。”郗鑒聽后,說:“這正是我的好女婿啊!”后來,他又親自去看,果然滿意,便把女兒嫁給了這個少年。這位少年便是王道的侄子,后來有名的大書法家王羲之。
郗氏和王羲之結(jié)婚后,有一次回娘家,對他的兩個弟弟說:王家的人看見謝安和謝萬來,立刻把筐子、柜子里收藏的食物都拿出來招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傾箱倒篋)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引物連類 | 唐·韓愈《送權(quán)秀才序》“權(quán)生之貌,固若常人耳。其文辭引物連類,窮情盡變。”宋·蘇軾《〈居士集〉敘》:“其言簡而明,信而通,引物連類,折之于至理。” |
回心轉(zhuǎn)意 | 元 高則誠《琵琶記》第31出:“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轉(zhuǎn)意時節(jié),且更耐看如何?” |
從俗浮沉 |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感。 |
力所能及 | 唐 裴铏《傳奇 韋自東》:“殿于宏壯,林泉甚佳,蓋唐開元中萬回師弟子之所建也;似驅(qū)役鬼工,非人力所能及。” |
章甫薦履 | 《文選 賈誼<吊屈原文>》:“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序:“覺世間變幻之態(tài),無有過于中國官場者……嘗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處說起。” |
四書五經(jīng) | 漢 班固《白虎通 五經(jīng)》:“五經(jīng)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宋 朱熹著有《四書集注》。 |
杜絕言路 | 《后漢書·袁紹傳》:“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 |
材輕德薄 | 宋 朱熹《論臧否所部守臣狀》:“熹委是材輕德薄,不足取信,豈復(fù)更敢臧否人物。” |
自食其果 | 茅盾《〈呼蘭河傳〉序》:“除了因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