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桃僵的成語故事

拼音lǐ dài táo jiāng
基本解釋僵:枯死。李樹代替桃樹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后轉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出處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雞鳴》:“桃在露井上,李樹在桃旁,蟲來嚙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李代桃僵的典故
春秋時期,晉國大奸臣屠岸賈鼓動晉景公滅掉于晉國有功的趙氏家族。屠岸賈率三千人把趙府團團圍住,把趙家全家老小,殺得一個不留。幸好趙朔之妻莊姬公主已被秘密送進宮中。屠岸賈聞訊必欲趕盡殺絕,要晉景公殺掉公主。景公念在姑侄情分,不肯殺公主。公主已身懷有孕,屠岸賈見景公不殺她,就定下斬草除根之計,準備殺掉嬰兒。公主生下一男嬰,屠岸賈親自帶人入宮搜查,公主將嬰兒藏在褲內,躲過了搜查。屠岸賈估計嬰兒已偷送出官,立即懸賞緝拿。
趙家忠實門客公孫杵臼與程嬰商量救孤之計:如能將一嬰兒與趙氏孤兒對換,我帶這一嬰兒逃到首陽山,你便去告密,讓屠賊搜到那個假趙氏遺孤,方才會停止搜捕,趙氏嫡脈才能保全。程嬰的妻子此時正生一男嬰,他決定用親子替代趙氏孤兒。他以大義說服妻了忍著悲痛把兒子讓公孫杵臼帶走。程嬰依計,向屠岸賈告密。屠岸賈迅速帶兵追到首陽山,在公孫杵臼居住的茅屋,搜出—個用錦被包裹的男嬰。于是屠賊摔死了嬰兒。他認為已經斬草除很,放松了警戒。在忠臣韓厥的幫助下,一個心腹假扮醫生,入宮給公主看病,用藥箱偷偷把嬰兒帶出宮外,程嬰已經聽說自己的兒子被屠賊摔死,強忍悲痛,帶著孤兒逃往外地,過了十五年后,孤兒長大成人,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在韓厥的幫助下,兵戈討賊,殺了奸臣屠岸賈,報了大仇。
程嬰見趙氏大仇已報,陳冤已雪,不肯獨享富貴,拔劍自刎,他與公孫杵臼合葬一墓,后人稱“二義冢”。他們的美名千古流傳。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李代桃僵)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處實效功 | |
言而無信 | 《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
擦肩而過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2回:“后來彼此又擦肩而過。” |
一干二凈 | 清 李汝珍《鏡花緣》:“他是‘一毛不拔’,我們是‘無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凈,看他如何?” |
倒懸之危 | 《孟子 公孫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 |
歸十歸一 | 白誠仁、何紀光《小紅軍》:“你看他,又背紅纓槍又拿手榴彈,收拾得歸十歸一,真像個久經鍛煉的紅軍戰士了。” |
結駟連騎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子貢相衛,而結駟連騎,排藜藿入窮閻,過謝原憲。” |
百步穿楊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周本紀》:“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左右觀者數千人,皆曰善射。” |
便還就孤 |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今之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