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馬之勞的成語故事

拼音quǎn mǎ zhī láo
基本解釋犬馬:古時臣子對君主常自比為替主子奔走的犬馬;以表示忠誠。比喻心甘情愿受人驅使;為人效勞。
出處《晉書 段灼傳》:“愿陛下思子方之仁,念犬馬之勞,思帷蓋之報,發仁惠之詔,廣開養老之制。”
犬馬之勞的典故
太平興國八年(983年),趙普年事已高,調任武勝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侍中,太宗作詩為他辭行,趙普手捧詩稿潸然淚下,對太宗說:“陛下賜給臣的詩,應鐫刻在石碑上,和我的老骨頭一起埋到黃泉之下。”太宗為之動情。第二天,太宗對宰相說:“趙普是國家的功臣,我從前和他一起交游,現在頭發白了,牙齒也脫落了,不應再用軍國重務來煩勞他,我為他選了個好地方,讓他養尊處優,借著贈詩表達我的慰問惜別之情,趙普感激淚下,我也傷感地為之流下了眼淚。”宰相告訴太宗:“趙普昨天來到中書省,手持御制詩歌,對臣涕泣說,我這一輩子來日無多,無從報答皇上的恩德,但愿來世再為國家效犬馬之勞。臣昨天聽了趙普的話,對照今天陛下的圣意,君臣名分能夠如此善始善終,可謂兩全其美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犬馬之勞)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圓顱方趾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精神訓》:“故頭之圓也像天,足之方也像地。” |
說東道西 | 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老工程師哪有工夫聽別人說東道西?” |
剛正不阿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一員官》:“濟南同知吳公,剛正不阿。” |
鬼怕惡人 | 舊題宋·蘇軾《艾子雜說》:“王曰‘前人已不住矣,又安敢禍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惡人也。’” |
囊螢映雪 | 元 賈仲名《蕭淑蘭》第一折:“雖無汗馬眠霜苦,曾受囊螢映雪勞。” |
秋水伊人 | 《詩經 秦風 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鬼瞰其室 | 《文選·揚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李善注引李奇曰:“鬼神害盈而福謙。”劉良注:“是知高明富貴之家,鬼神窺望其室,將害其滿盈之志矣。” |
繁文縟節 | 宋 蘇軾《上圓丘合祭卞議》:“省去繁文末節,則一歲可以再郊。” |
大樹將軍 | 《后漢書·馮異傳》:“諸將軍并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
促膝談心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大郎置酒相待,促膝談心,甚是款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