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世勵俗的成語故事

拼音jiǎo shì lì sú
基本解釋矯世:糾正世風。勵:鼓勵。改變頹廢的世風,鼓勵淳厚的民俗。
出處宋·王禹偁《四皓廟碑》:“遠害全身,矯世勵俗。清泉洗耳,紫芝充腹?!?/p>
暫未找到成語矯世勵俗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矯世勵俗)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師心自是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見有閉門讀書,師心自是,稠人廣座,謬誤差失者多矣。” |
憂喜交集 | |
顧后瞻前 | 《封神演義》第五三回:“你往我來,遭著兵刃命隨傾;顧后瞻前,錯了心神身不保。” |
一文不名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佞幸列傳》:“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td> |
出頭露面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孫二娘從小出頭露面,況是過來人,慣家兒,也不害什么羞恥?!?/td> |
半吊子 | 丁玲《我所認識的瞿秋白同志》:“他卻說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種夸大,是不真實的?!?/td> |
觸目皆是 | 魯迅《華蓋集續(xù)編 一點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單是羊肉鋪就觸目皆是?!?/td> |
折臂三公 | 唐·劉禹錫《秘書崔少監(jiān)墜馬長句因而和之詩》:“上車著作應來問,折臂三公定送方?!?/td> |
煢煢孑立 | 晉 李密《陳情表》:“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門五尺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吊?!?/td> |
異寶奇珍 |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 東坡四》:“嗟呼,世不乏奇珍異寶,乏識者耳?!?/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