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觚為圜的成語故事

拼音pò gū wéi yuán
基本解釋觚:主;圜:圓。毀方為圓。比喻去嚴刑而從簡政。
出處《漢書·酷吏傳序》:“漢興,破觚而為圜,斵琱而為樸,號為罔漏吞舟之魚。”
暫未找到成語破觚為圜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破觚為圜)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俯拾即是 | 唐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諸鄰。” |
見風是雨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5回:“他們做都老爺的,聽見風就是雨,皇上原許他風聞奏事,說錯了又沒有不是的。” |
掉舌鼓唇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9回:“妝女的呈嬌獻媚,令人消魂;耍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
信及豚魚 | 《周易 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
先聲奪人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軍志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
杜絕言路 | 《后漢書·袁紹傳》:“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 |
愛才如渴 | 清·葉燮《原詩·外篇上》:“嫉惡甚嚴,愛才若渴,此韓愈之面目也。” |
擦肩而過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2回:“后來彼此又擦肩而過。” |
供不應求 | 《茅盾選集 長春南關行》:“現在接受了南方六個單位的訂貨單,每天生產一至二噸,供不應求。” |
衣錦還鄉 | 《南史 劉之遴傳》:“武帝謂曰:‘卿母年德并高,故會卿衣錦還鄉,盡榮養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