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過海的成語故事

拼音bā xiān guò hǎi
基本解釋相傳八仙過海時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術,后比喻各自拿出本領或辦法,互相競賽。
出處明 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二折:“則俺這八仙過海神通大,方顯這眾圣歸山道法強,端的萬古名揚。”
八仙過海的典故
“八仙”指的是古代神話里的漢鐘離、張果老、鐵拐李、韓湘子、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何仙姑這八位神仙。傳說八位神仙各有道術,法力無邊,在人間懲惡揚善,為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
相傳有一年,正逢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八位神仙也被邀請參加。他們各自離開修煉之地,準備駕云去參加蟠桃盛會,路過東海,只見那東海浩淼無垠,波濤洶涌,巨浪狂吼,一派驚心動魄的景象。呂洞賓靈機一動,說:“駕云過海,不算仙家本事。咱們不如拿出各自的法寶,踏浪過海,各顯神通,你們看好不好?”眾仙都齊聲說:“好!”
鐵拐李第一個過來。只見他把手中的拐杖往東海一拋,拐杖像一葉扁舟,輕輕浮在海面上,鐵拐李往上一跳,穩穩當當落在上面。眾位仙家一看,齊聲贊道:“好本領!”這時,漢鐘離拍了拍手里的響鼓也說道:“看我的!”隨手也把響鼓扔進了海里,他盤腿坐在鼓上,一副老僧模樣。
張果老笑咪咪地說:“還是我的招數最高明。”只見他掏出一張紙來,折成一頭毛驢,紙驢四蹄落地后,仰天長叫,張果老倒騎在驢背上,向眾仙揮揮手,踏浪而去。
呂洞賓不慌不忙地從背后抽出拂塵來,向海中一指,頓時霞光萬道,海水分成兩半,讓出一條寬敞大道來。只見呂洞賓微微一笑,悠悠然向路盡頭走去。
韓湘子見此,也不甘示弱,從懷中掏出一本書來,隨手拋到海中,自己騰空而起,單足站在上面,隨后又取出簫管,吹起悠揚的曲子來。曹國舅此時取出了法寶玉簡板,飄然而上。這是只有何仙姑與藍采和兩人還沒有動靜,只見藍采和取出花籃放進海中,花籃頓時變大數倍,花香撲鼻。他回頭一見仙姑沒拿任何法寶,就問道:“仙姑,是否愿意與在下一同渡海?”
何仙姑微微一笑,說:“多謝閣下厚意,你盡管先行,我隨后就到!”說著,從頭上取下一朵荷花放入水中,那荷花霎時就變成了一條荷花船,載著仙姑緩緩飄過海去。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八仙過海)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道骨仙風 | 宋·程珌《喜遷鶯·壽薛樞密》詞:“道骨仙風,安排頓著,須是人間紫府。” |
名山大川 | 《尚書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 |
黃臺之瓜 | 《新唐書·承天皇帝倓傳》:“賢終日憂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樂章,使工歌之。其言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云可,四摘抱蔓歸。’” |
枝對葉比 | 唐獨孤及《檢校尚書吏部員外郎趙郡李公中集序》:“及其大壞也,儷偶章句,使枝對葉比,以八病四聲為梏拳,拳拳守之,如奉法令。” |
多謀善慮 | 清·李漁《凰求鳳·畫策》:“你是個多謀善慮之人,何不替我籌度一番,行了這個方便也好。” |
哀而不傷 |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
目不轉睛 | 晉 楊泉《物理論》:“子義燃燭危坐通曉,目不轉睛,膝不移處。” |
野沒遺賢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0卷:“那爺爺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個朝無幸位,野沒遺賢。” |
營私舞弊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南洋兵船雖然不少,叵奈管帶……營私舞弊,那里還有公事在他心上。” |
親上成親 | 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一折:“怕不依隨蒙君一夜恩,爭奈忒達地忒知根,兼上親上成親好對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