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予馬首的成語故事
![瞻予馬首](/d/file/titlepic/chengyu25920.png)
拼音zhān yú mǎ shǒu
基本解釋看我馬頭,指聽我的指揮,跟著行事。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
瞻予馬首的典故
春秋時期,秦景公一舉打敗第二代霸主晉文公的后代晉悼公。晉國為了復仇就聯合齊魯衛鄭曹等12國組成伐秦聯軍。聯軍一舉進攻到秦國的咸陽北,遭到秦軍的頑強抵抗,晉軍統帥欒偃要求聯軍看他的馬頭指向行動,由于各有私心而敗北。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瞻予馬首)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名士風流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方術傳論》:“漢世之所謂名士者,其風流可知矣。” |
后繼有人 | 艾蕪《鞍鋼呵,我回來了》:“這是后繼有人,令人喜悅不止。” |
白費心機 |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142回:“我只落得白費心機,徒然失身于人,也不能遂我之愿。” |
嚴刑峻法 | 東漢 班固《漢書 丙吉傳》:“后遭條獄之詔,吉捍拒大難,不避嚴刑峻法。”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
大惑不解 | 莊周《莊子 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宋 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肝膽欲碎 | |
來蹤去跡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6卷:“陸婆向來也曉得兒子些來蹤去跡,今番殺人一事,定有干涉,只是不敢問他,卻也懷著鬼胎。” |
投石問路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2回:“此名為‘投石問路’。下面或是有溝,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實地,再沒有聽不出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