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掃應對的成語故事

拼音sǎ sào yìng duì
基本解釋灑水掃地,酬答賓客。封建時代儒家教育、學習的基本內容之一。
出處宋 朱熹《〈大學章句〉序》:“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p>
暫未找到成語灑掃應對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灑掃應對)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揚眉吐氣 | 唐 李白《與韓荊州書》:“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云耶?” |
遏惡揚善 | 《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
俯拾即是 | 唐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諸鄰?!?/td> |
貧賤不移 | 《孟子 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td> |
舉賢任能 | 《禮記 大傳》:“三曰舉賢,四曰使能。” |
仁義道德 | 唐·韓愈《原道》:“后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 |
困而不學 | 《論語·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
民不畏死 |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td> |
酒能亂性 | 清·無名氏《說呼全傳》第16回:“酒能亂性,色是敗真。財乃致命,氣動殺身?!?/td> |
禍國誤民 | 鄧小平《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禍國誤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