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一警百的成語故事
![懲一警百](/d/file/titlepic/chengyu30179.png)
拼音chéng yī jǐng bǎi
基本解釋警:警戒,也做“儆”。懲罰一個人以警戒多數(shù)人。
出處語本《漢書 尹翁歸傳》:“翁歸治東海明察……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庸庵筆記 威豐季年三奸伏誅》:“用特懲一儆百,期于力振頹靡。”
懲一警百的典故
西漢時期,河?xùn)|太守田延年巡視霍光的家鄉(xiāng)平陽發(fā)現(xiàn)市場吏尹翁歸是個難得的人才,于是奏請皇上任命他為東海太守。東海是一個強盜橫行的地方,尹翁歸決定采取殺一儆百的辦法,逮捕處決當(dāng)?shù)睾缽娫S仲孫,于是東海變得安定起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懲一警百)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德重恩弘 | 唐·韓愈《袁州刺史謝上表》:“顯榮頻煩,稱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
放牛歸馬 | 《尚書 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章甫薦履 | 《文選 賈誼<吊屈原文>》:“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春秋·齊·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天之驕子 |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上》:“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 |
不三不四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五卷:“可見元宵之夜,趁著喧鬧叢中干那不三不四勾當(dāng)?shù)模灰欢恪!?/td> |
廢書而嘆 |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太史公曰: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 |
萬無一失 | 漢 枚乘《七發(fā)》:“孔老覽觀,孟子持籌而算之,萬不失一。” |
半吊子 | 丁玲《我所認(rèn)識的瞿秋白同志》:“他卻說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種夸大,是不真實的。” |
唯物主義 |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qū)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沒有同這些反面的東西作過斗爭,你那個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不鞏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