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求雨的成語故事
拼音jǐng gōng qiú yǔ
基本解釋祈求龍王降雨的迷信活動。比喻統治者體恤民情,順應民意。
出處春秋·齊·晏嬰《晏子春秋·內篇諫上》:“于是景公出野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盡得種時。”
景公求雨的典故
春秋時期,齊國發生大旱,百姓錯過播種季節。齊景公召集群臣商議加賦求雨之事,晏子堅決反對景公求山神與河伯這些沒用的神鬼,要他親自走出宮去與百姓一道抗旱。景公聽從晏子的話,來到荒野察看民情,三天后終于下起了大雨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景公求雨)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痛痛快快 |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一回:“依我看來,泰山是五岳之一,既然來到此地,索興痛痛快快的逛一下子。” |
從俗浮沉 |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感。 |
橫眉冷對千夫指 | 魯迅《自嘲》:“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旦夕之間 | 漢·無名氏《焦仲卿妻》:“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 |
如法炮制 | 宋 釋曉瑩《羅湖野錄》第四卷:“若克依此書,明藥之體性,又須解如法炮制。” |
兢兢戰戰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四折:“小儲君倒也安安穩穩守著妝盒做護身符,則是我陳琳兢兢戰戰抱著個天大悶葫蘆”。 |
營私舞弊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南洋兵船雖然不少,叵奈管帶……營私舞弊,那里還有公事在他心上。” |
不得而知 | 唐 韓愈《爭臣論》:“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 |
一哄而起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地方上百姓動了公憤,一哄而起。” |
難上加難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七回:“所有上條陳一事,竟是難上加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