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塵濁水的成語故事

拼音qīng chén zhuó shuǐ
基本解釋清塵:喻他人;濁水:喻自己。比喻相隔很遠,會面沒有希望。
出處三國 魏 曹植《七哀詩》:“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清塵濁水的典故
三國時期,曹植年少時聰明伶俐,經常出口成章,深受曹操的寵愛。曹操見其做事任性,行為不檢,就沒有立他太子。曹丕上臺后對他不信任,總想找機會除掉他。曹植一心想報國,寫《七哀詩》:“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偕!”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清塵濁水)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解鈴還須系鈴人 | 宋 惠洪《林間集》卷下載:法燈泰欽禪師少解悟,然未為人知,獨法眼禪師深奇之。一日法眼問大眾曰:“虎項下金鈴,何人解得?”眾無以對。泰欽適至,法眼舉前語問之,泰欽曰:“大眾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
默不做聲 |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劉峰默不做聲,順著梯子下了幾階,又回身關好柜底板。” |
疑鄰盜斧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說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也。” |
又紅又專 | 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絕大多數科學技術人員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努力同工農兵相結合,滿腔熱情地對待自己從事的科學技術工作,作出了成績……就整個說來,不愧是我們工人階級自己的又紅又專的科學技術隊伍。” |
男女授受不親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 |
楊柳依依 | |
同室操戈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鄭玄傳》:“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
喔咿儒睨 | 戰國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婦人乎?” |
暴取豪奪 | 宋 蘇軾《策斷上》:“國用不足,則加賦于民,加賦而不已,則凡暴取豪奪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 |
雞胸龜背 | 章炳麟《新方言·釋形體》:“《說文》:‘奚,大腹也。’今人謂匈(胸)腹間大者為奚匈,呼如雞匈,遂有‘雞胸龜背’之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