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雞養竹的成語故事

拼音bào jī yǎng zhú
基本解釋唐朝新昌縣令夏侯彪之一到任就叫里正代他抱小雞養竹子,自己坐收漁利。比喻官吏坐地盤剝,不擇手段。
抱雞養竹的典故
唐朝時期,新昌縣令夏侯彪之剛到任就向里正打聽雞蛋的行情,拿出一萬錢讓里正買三萬顆雞蛋孵成小雞,長大后可賣30萬錢,然后拿出一萬錢買五萬根竹筍,培育成竹子可賣50萬錢,他用這種抱雞養竹的手段巧取豪奪一年賺了80萬錢。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抱雞養竹)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束手無策 | 宋 王柏《魯齋集》:“士大夫念慮不及此,一旦事變之來,莫不束手無策?!?/td> |
白費心機 |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142回:“我只落得白費心機,徒然失身于人,也不能遂我之愿。” |
自我批評 | 鄧小平《在北方局黨校整風動員會上的講話》:“我們不但要有自我批評的精神,還要有批評的精神?!?/td> |
八斗之才 | 唐 李商隱《可嘆》詩:“宓妃愁坐芝田館,用盡陳王八斗才?!?/td> |
投石問路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2回:“此名為‘投石問路’。下面或是有溝,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實地,再沒有聽不出來的?!?/td> |
不攻自破 | 唐 顧德章《上中書門下及禮院詳議東都太廟修廢狀》:“是有都立廟之言,不攻而自破矣?!?/td> |
鋪天蓋地 |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 卷二 志仁禪師》:“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遮天蓋地?!?/td> |
不得而知 | 唐 韓愈《爭臣論》:“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 |
識字知書 | 清·李漁《奈何天·慮婚》:“莫說別個,就是闕忠輩呵,一般也貌昂藏,識字知書,怎奈這命低微,執鐙隨鞭?!?/td> |
折臂三公 | 唐·劉禹錫《秘書崔少監墜馬長句因而和之詩》:“上車著作應來問,折臂三公定送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