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笑萬世的成語故事
拼音yí xiào wàn shì
基本解釋貽:遺留。給千秋萬代的人留下笑柄。
出處宋·劉敞《論溫成立忌》:“何況宗廟大禮,至尊至重,豈可以一時之寵,獨決圣心,義有僭失,貽笑萬世,虧損盛明,悔不可追。”
暫未找到成語貽笑萬世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貽笑萬世)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青出于藍 |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
食不充口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無那晚夕的。” |
趁火打劫 | 清 頤瑣《黃繡球》第三回:“這一天見來的很是不少,黃通理更代為躊躇,怕的是越來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難免有趁火打劫,順手牽羊的事。” |
眾喣山動 | 明 李東陽《余肅敏公傳》:“役未及興,而眾喣山動。” |
動蕩不定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77章:“粵系軍隊又侵入湘南,兩湖局勢也在動蕩不定中。” |
空費詞說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三:“仆有一計,于兄甚便。只恐兄溺 枕席之愛,未必能行,使仆空費詞說耳!” |
半吊子 | 丁玲《我所認識的瞿秋白同志》:“他卻說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種夸大,是不真實的。” |
古色古香 | 宋 陸游《小室》:“窗幾窮幽致,圖書發古香。” |
飛檐走壁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6回:“這個人本來是一個飛檐走壁的賊。” |
見危致命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