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成語故事

拼音xīn yǒu líng xī yī diǎn tōng
基本解釋比喻戀愛著的男女雙方心心相印。現多比喻雙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神會。靈犀:古人說犀牛是一種靈獸;它的角上有條白紋從角尖通向頭腦;感應靈敏;所以稱靈犀。
出處唐 李商隱《無題》詩:“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典故
李商隱字義山,是唐朝晚期詩壇的一顆明星,也是對后代有影響的一位詩人。李商隱17歲開始當幕僚,25歲中進士,但一生仕途坎坷蹇滯,大部分時間過著寄人籬下的幕僚生活,一直沒有擔任過重要官職。他年輕時在政治上是有抱負的。但由于“運與愿違”,因此他寫了許多詩來曲折地表達內心的苦悶。
李商隱所寫的一組《無題》詩流傳較廣,在我國文學史上產生過不小的影響。公元842年(唐武宗會昌二年),李商隱在秘書省當正字(官職名)時寫的一首《無題》詩中有這樣兩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從字面上講,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我們沒有鳳凰的翅膀,不能一同飛向遙遠的地方;我們只有犀牛角似的心,通過那條極細的白紋,彼此心心相印。舊說犀牛是一種靈異的獸,它的角上有條白紋從角端通向頭腦,感應靈敏,故稱靈犀。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心有靈犀一點通)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快馬加鞭 | 明 徐姬《殺狗記 看書苦諫》:“何不快馬加鞭,逕趕至蒼山,救取伯伯。” |
損人不利己 | 魯迅《書信 致曹聚仁》:“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對的。” |
屈指一算 | 曾樸《孽海花》第四回:“匆匆過了中秋,雯青屈指一算,那天正是出場的末日。” |
同室操戈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鄭玄傳》:“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
乳臭未干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0卷:“雖有兩個外甥,不是姐姐親生,并且乳臭未干,誰人來稽查得他?” |
赴湯蹈火 | 晉 稽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湯蹈火。” |
文山會海 | 《人民日報》1988年11月26日:“機關干部解脫了文山會海之后,獲得更多時間和精力,該是一件幸事。” |
興高采烈 |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體性》:“叔夜俊俠,故興高而采烈。” |
皮笑肉不笑 | 巴金《秋》十九:“王氏看見陳姨太的粉臉上皮笑肉不笑的神情,知道陳姨太在挖苦她。” |
念茲在茲 | 《尚書 大禹漠》:“帝念哉!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惟帝念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