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再厲的成語故事
拼音zài jiē zài lì
基本解釋再:繼續;接:接觸;厲:即“礪”;磨快。原指雄雞相斗時;每次交鋒前先磨磨嘴?,F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繼續努力。
出處唐 韓愈《斗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p>
暫未找到成語再接再厲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再接再厲)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呂蒙傳》:“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南朝 宋 裴松之注:“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td> |
弦外之響 | 王國維《人間詞話》四二:“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td> |
惡衣惡食 | 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td>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td> |
繁文縟節 | 宋 蘇軾《上圓丘合祭卞議》:“省去繁文末節,則一歲可以再郊。” |
半路出家 | 《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先前讀書,后來看看不濟,卻去改業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td> |
親上成親 | 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一折:“怕不依隨蒙君一夜恩,爭奈忒達地忒知根,兼上親上成親好對門?!?/td> |
團團轉 | 蘇青《結婚十年》第四章:“于是我急得在房中團團轉:出去呢?不出去呢?換衣服呢?還是不換?” |
目不斜視 | 清 李汝珍《鏡花緣》:“都是目不斜視,俯首而行?!?/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