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山西崩,洛鐘東應的成語故事

拼音tóng shān xī bēng,luò zhōng dōng yìng
基本解釋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響。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銅山西崩,靈鐘應應。”
銅山西崩,洛鐘東應的典故
西漢時期,皇宮未央宮前殿鐘無故自鳴,三天三夜不停止。漢武帝召問王朔,王朔說可能有兵爭。武帝不信就問東方朔。東方朔說銅是山的兒子,山是銅之母,鐘響就是山崩的感應。三天后,南郡太守上書說山崩了二十多里。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銅山西崩,洛鐘東應)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眼淚洗面 | 宋·陸游《避暑漫抄》:“又韓玉汝家,有李國主歸朝后與金陵舊宮人書云:‘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 |
不過爾爾 | 清 沈復《浮生六記 浪游記快》:“其紅門局之梅花,姑姑廟之鐵樹,不過爾爾。” |
一錢太守 | 清·李漁《無聲戲》第二回:“成都有個知府,做官極其清正,有一錢太守之名。” |
堂堂一表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爹娘生下灑家,堂堂一表,凜凜一軀,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終不成只這般休了!” |
喜新厭舊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 |
經緯天下 | 《史記·秦始皇本紀》:“普施明法,經緯天下,永為儀則。”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論語·憲問》:“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
一哄而起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地方上百姓動了公憤,一哄而起。” |
結駟連騎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子貢相衛,而結駟連騎,排藜藿入窮閻,過謝原憲。” |
一場空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0回:“枉費心機空費力,雪消春水一場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