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孤苦的成語故事

拼音líng dīng gū kǔ
基本解釋伶仃:孤獨,沒有依靠。孤單困苦,沒有依靠。
出處晉 李密《陳情表》:“伶仃孤苦,至于成立。”
伶仃孤苦的典故
晉武帝統一全國后,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他想啟用西蜀尚書郎李密,就下詔書任命李密為郎中。李密不愿出來做官,就寫《陳情表》上書晉武帝,說自己的祖母形影相吊、孤苦伶仃,待伺候祖母后再出來做官。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伶仃孤苦)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彬彬有禮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83回:“喚出他兩個兒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禮。” |
以小見大 | 老舍《趙子曰》:“這樣的事實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設,可是以小見大,這幾件小事不是沒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義的人們所能辦到的。” |
說雨談云 | 元·湯式《賞花時·送友人觀光》套曲:“弄柳拈花手倦抬,說雨談云口倦開,須發已斑白,風流頓改。” |
蠢蠢欲動 | 南朝 宋 劉敬叔《異苑 句容水脈》:“掘得一黑物,無有首尾,形如數百斛舡,長數十丈,蠢蠢而動。” |
銷聲匿跡 |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1卷:“然畏穎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 |
天之驕子 |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上》:“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 |
頭面人物 | 王蒙《悠悠寸草心》:“小小的理發室也反映著人世的滄桑,何況到這里來整容的頗多頭面人物。” |
旁征博引 | 清 王韜《淞隱漫錄》:“生數典已窮,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 |
倒冠落佩 | 唐·杜牧《晚晴賦》:“倒冠落佩兮與世闊疏,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隱居者乎。” |
節哀順變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喪禮,哀戚之至也;節哀,順變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