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爐燎發
![洪爐燎發](/d/file/titlepic/chengyu22608.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洪爐:大爐子。大火爐里燒毛發。比喻事情極易解決。
出處《史記·刺客列傳》:“夫以鴻毛燎于爐炭之上,必無事矣。”
例子今將軍仗皇威,掌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誅宦官,如鼓洪爐燎發耳。(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回)
基礎信息
拼音hóng lú liáo fà
注音ㄏㄨㄥˊ ㄌㄨˊ ㄌ一ㄠˊ ㄈㄚˋ
繁體洪爐燎發
感情洪爐燎發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比喻事情極易解決。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安適如常(意思解釋)
- 從俗就簡(意思解釋)
- 輪扁斫輪(意思解釋)
- 鐵郭金城(意思解釋)
- 戒驕戒躁(意思解釋)
- 光前耀后(意思解釋)
- 裾馬襟牛(意思解釋)
- 弦外之響(意思解釋)
- 眾喣山動(意思解釋)
- 惡衣惡食(意思解釋)
- 有約在先(意思解釋)
- 當仁不讓(意思解釋)
- 動蕩不定(意思解釋)
- 昂首挺胸(意思解釋)
- 辭簡意足(意思解釋)
- 肝膽過人(意思解釋)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釋)
- 化鴟為鳳(意思解釋)
- 閉關自守(意思解釋)
- 讜言直聲(意思解釋)
- 懸石程書(意思解釋)
- 互通有無(意思解釋)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釋)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釋)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釋)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釋)
- 將功折罪(意思解釋)
- 盡誠竭節(意思解釋)
※ 洪爐燎發的意思解釋、洪爐燎發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初生之犢不畏虎 |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無所畏懼。 |
不可勝舉 | 無法一一列舉。形容數量、種類很多。 |
節用裕民 | 節約用度,使人民過富裕的生活。 |
自我批評 |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點等。 |
戒驕戒躁 | 戒:警惕;防備;躁:性急;警惕驕傲;防備急躁。 |
勢力之交 | 勢:權勢;交:交往。為權勢利益進行的交往。指趨炎附勢的朋友。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興前業。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回光反照 | 指日落時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時發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興奮。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短暫興旺。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計劃。 |
戶限為穿 | 戶限:門檻;為:被。門檻都踩破了。形容進出的人很多。 |
龍騰虎躍 | 騰、躍:跳起;跳躍。像龍那樣飛騰;像虎那樣跳躍。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也作“龍跳虎躍。” |
三長兩短 |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現多指死亡。 |
昂藏七尺 |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 |
吳下阿蒙 | 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情誼深重。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才可有所作為。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閑情逸趣 | 同“閑情逸致”。 |
禮壞樂缺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
公子哥兒 |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 |
汗馬功勞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功。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坐懷不亂 |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寫下字據保存進來,以作憑證 |
師嚴道尊 | 為師之道要尊貴、莊嚴。《禮記 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宋 韓淲《澗泉日記》:“鄭康成事馬融,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漢之師道尊嚴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