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途滅虢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泛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滅亡這個國家。
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6回:“此乃假途滅虢之計也。虛名收川,實取荊州。”
例子此乃“假途滅虢”之計也。虛名收川,實限荊州。(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
基礎信息
拼音jiǎ tú miè guó
注音ㄐ一ㄚˇ ㄊㄨˊ ㄇ一ㄝˋ ㄍㄨㄛˊ
繁體叚途滅虢
感情假途滅虢是中性詞。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消滅這個國家。
近義詞假道滅虢
英語attack the enemy by passing through a common neighbour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冰壺秋月(意思解釋)
- 體恤入微(意思解釋)
- 反求諸己(意思解釋)
- 滿腹經綸(意思解釋)
- 長夜之飲(意思解釋)
- 信及豚魚(意思解釋)
- 樂道好古(意思解釋)
- 鬼爛神焦(意思解釋)
- 人心歸向(意思解釋)
- 愛才如渴(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意思解釋)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釋)
- 風急浪高(意思解釋)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釋)
- 斷織勸學(意思解釋)
- 散帶衡門(意思解釋)
- 敗德辱行(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離本趣末(意思解釋)
- 悲不自勝(意思解釋)
- 哀兵必勝(意思解釋)
- 閉門讀書(意思解釋)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意思解釋)
- 有風有化(意思解釋)
- 暗香疏影(意思解釋)
- 舉措不當(意思解釋)
- 雙管齊下(意思解釋)
- 綱舉目張(意思解釋)
※ 假途滅虢的意思解釋、假途滅虢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石枯松老 | 枯:干枯。石頭干裂,松樹老朽。形容歷時極為久遠。 |
用智鋪謀 | 運用智力,設謀略。亦作“用計鋪謀”。 |
清清楚楚 | 清晰明白有條理。 |
走馬觀花 | 騎在跑著的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觀察了解。走:跑。 |
棟梁之材 | 可以做屋棟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夠擔當重任的人。 |
心曠神怡 | 心境開闊;精神愉快。曠:空闊;怡:愉快。 |
比眾不同 | 與大家相比,大不一樣。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讀書種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
牛驥同槽 | 見“牛驥同皁”。 |
男大當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親成家。 |
愛毛反裘 | 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現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今古奇觀 | 奇觀:奇異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 |
他山之石 | 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 |
扯旗放炮 | 比喻公開張揚。 |
無所用心 | 用心:動腦筋。指不動腦筋;什么事情都不關心。 |
牛衣對泣 | 睡在牛衣里,相對哭泣。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 |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 |
無惡不作 | 惡:壞事。沒有哪樣壞事不干的。指干盡了壞事。 |
留戀不舍 | 依戀著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 |
不好意思 | ①表示礙于情面而只能怎樣或不便怎樣。②害羞;難為情。 |
淚眼愁眉 | 帶淚的眼,發愁的眉。形容極為痛苦哀傷的樣子。 |
息跡靜處 | 息:止息;跡:行跡,腳印;處:處所。要想不見行跡,只有自己靜止不動。引申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
獨占鰲頭 | 鰲:傳說中的大海龜、海鱉。舊時皇宮的殿門前臺階中間刻有飛龍及巨鰲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見新考中的狀元、榜眼等人。狀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飛龍巨鰲浮雕的頭部。原指科舉考試中了狀元。現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
不擇手段 | 擇:挑選;選擇。不選什么手段。為了達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來。 |
蠻不講理 | 蠻:野蠻;粗暴。態度蠻橫;不講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