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惟邦本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惟:乃,是;邦:國家。人民是立國之本。
出處《尚書·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例子《元史·岳柱傳》:“民惟邦本,傷本以斂怨,亦非宰相福也。”
基礎信息
拼音mín wéi bāng běn
注音ㄇ一ㄣˊ ㄨㄟˊ ㄅㄤ ㄅㄣˇ
感情民惟邦本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勸誡統治者。
近義詞民為邦本
英語The people are the root of a country.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雨零星散(意思解釋)
- 稀里嘩啦(意思解釋)
- 奇花異草(意思解釋)
- 逆道亂常(意思解釋)
- 黃臺之瓜(意思解釋)
- 起兵動眾(意思解釋)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釋)
- 戶限為穿(意思解釋)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釋)
- 銷聲匿跡(意思解釋)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釋)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釋)
- 官僚主義(意思解釋)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釋)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釋)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釋)
- 將伯之呼(意思解釋)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意思解釋)
- 受益匪淺(意思解釋)
- 饑不擇食(意思解釋)
- 快人快語(意思解釋)
- 引領翹首(意思解釋)
- 不問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釋)
- 大起大落(意思解釋)
- 善自為謀(意思解釋)
- 金蟬脫殼(意思解釋)
- 一彈指頃(意思解釋)
※ 民惟邦本的意思解釋、民惟邦本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魑魅魍魎 | 魑魅:也作“螭魅”;古代傳說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魎:亦作“罔兩”;古代傳說中的山川精怪。指害人的鬼怪。后用來比喻各種各樣的壞人。原作“魑魅罔兩”。 |
紙老虎 | 指表面強大而無實際本事的東西。 |
不敢茍同 | 茍:茍且。不敢隨便地同事。指對人對事抱慎重態度。 |
一錢太守 | 比喻值得稱贊的廉潔的官吏。或譏諷那些貪官污吏貪財。 |
一夕一朝 | 同“一朝一夕”。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斷斷續續 | 不連續的,具有無條理的和不連貫的特性。 |
經緯天下 | 經,緯:治理。指治理國家。 |
花拳繡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 |
觸目皆是 | 觸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見到的都是。 |
百無一是 | 是:對的;正確的。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 |
語短情長 | 語言簡短,情意深長。 |
鉆木取火 |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靠摩擦取火。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信口開河 |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嘴唇張合。 |
卑鄙齷齪 | 齷齪:骯臟。品行惡劣下流。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黃鐘毀棄 |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連聲叫苦。 |
撥亂濟危 | 平定亂世,救濟危難。亦作“撥亂濟時”。 |
冒失鬼 | 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 |
罵罵咧咧 |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撥;是非:指口舌紛爭。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 |
連車平斗 | 形容冗員很多。 |
近在咫尺 | 咫:古代長度單位;周制八寸;合現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離。指近在眼前;很近。 |
勢不可為 | 為:做,干。大勢已去,無能為力。 |
老氣橫秋 | 老氣:老年的氣概;橫秋:橫亙秋空。形容神態老練嚴肅。也形容為人死板;缺乏朝氣。 |
蠻不講理 | 蠻:野蠻;粗暴。態度蠻橫;不講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