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奸摘伏
![擒奸摘伏](/d/file/titlepic/chengyu41528.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擒獲暴露的壞人,揭露隱藏著的歹徒。
出處《續古文苑·無名氏<唐莫州唐興軍都虞候鄭府君墓志銘>》:“擒奸摘伏,撫弱遏強,井邑肅然。”
基礎信息
拼音qín jiān tī fú
注音ㄑ一ㄣˊ ㄐ一ㄢ ㄊ一 ㄈㄨˊ
感情擒奸摘伏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懲治壞人。
近義詞擒奸擿伏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連綿不絕(意思解釋)
- 斬草除根(意思解釋)
- 見多識廣(意思解釋)
- 香銷玉沉(意思解釋)
- 頭面人物(意思解釋)
- 以身試法(意思解釋)
- 目不轉睛(意思解釋)
- 永垂不朽(意思解釋)
- 將寡兵微(意思解釋)
- 吳頭楚尾(意思解釋)
- 融會貫通(意思解釋)
- 珍樓寶屋(意思解釋)
- 散帶衡門(意思解釋)
- 手不釋書(意思解釋)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釋)
- 輕重緩急(意思解釋)
- 一覽無余(意思解釋)
- 為虎作倀(意思解釋)
- 蕩然無余(意思解釋)
- 千里命駕(意思解釋)
- 連車平斗(意思解釋)
- 一目十行(意思解釋)
- 無微不至(意思解釋)
- 遙遙無期(意思解釋)
- 阿嬌金屋(意思解釋)
- 池魚之殃(意思解釋)
- 井中視星(意思解釋)
- 濫用職權(意思解釋)
※ 擒奸摘伏的意思解釋、擒奸摘伏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任人唯親 | 任:任用。唯:只。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樣;只用和自己關系親近的。 |
習非成是 | 對某些錯誤事情習慣了,反以為本來就是對的。 |
秋水伊人 | 指思念中的那個人。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 |
目不忍見 |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同“目不忍視”。 |
不翼而飛 | 翼:翅膀;不翼:沒有翅膀。沒有翅膀就飛走了。形容消息等流傳迅速;也比喻東西突然不見了。也作“無翼而飛”。 |
雄心壯志 |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繚亂,心神迷亂。 |
拔苗助長 |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
互通有無 |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 |
半夜三更 | 三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半夜子時為三更;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
無稽之談 | 稽:音機;查考;談:話語;傳言。沒有根據的說法。 |
妙語連珠 | 連珠:串珠;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
眾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為大家所敬仰。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際不相符。 |
止戈興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爭,施行仁政。 |
騰聲飛實 | 傳揚名聲與功業。謂使名實俱得傳揚。 |
彌留之際 | 彌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將死的狀況;際:時候。病危將死的時候。 |
廣開言路 | 盡量創造使人們能充分發表意見的條件。 |
解甲休兵 | 見“解甲休士”。 |
蹊田奪牛 | 蹊:踐踏;奪:強取。因牛踐踏了田,搶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輕罰重。 |
罪魁禍首 | 作惡犯罪的頭子(魁、首:頭目)。指壞事的根子。 |
絕裾而去 | 絕裾:扯斷衣襟。形容離去的態度十分堅決。 |
體規畫圓 | 猶言依樣畫葫蘆。謂墨守成規,一味模仿。 |
游騎無歸 | 游騎:離隊的騎兵。離隊的騎兵,無處可歸。比喻離了根本,得不到歸宿。 |
尾生喪身 | 傳說魯國人尾生與一女子相約在橋下會面,水漲,尾生不愿失信,抱著橋柱被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約,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 |
仁者能仁 | 舊謂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總是有理。 |
衣裳盟會 | 衣:穿。穿著禮服聚會。與“兵車之會”相對而言,指春秋時代諸國之間和好的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