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共有無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互相接濟;互通有無。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楊俊傳》:“俊振濟貧乏,通共有無。”
例子宋·葉適《<歸愚翁文集>序》:“方其家居,得朋友,通共有無,并坐接席,不知歲月遷改。”
基礎信息
拼音tōng gòng yǒu wú
注音ㄊㄨㄥ ㄍㄨㄥˋ 一ㄡˇ ㄨˊ
繁體通共有無
感情通共有無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互通有無、通無共有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進種善群(意思解釋)
- 師心自是(意思解釋)
- 色飛眉舞(意思解釋)
- 居重馭輕(意思解釋)
- 鶴立雞群(意思解釋)
- 骨肉離散(意思解釋)
- 掉以輕心(意思解釋)
- 驚心動魄(意思解釋)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釋)
- 遁入空門(意思解釋)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釋)
- 花言巧語(意思解釋)
- 海底撈月(意思解釋)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釋)
- 發號施令(意思解釋)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釋)
- 刀耕火種(意思解釋)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釋)
- 龍爭虎斗(意思解釋)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釋)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身敗名裂(意思解釋)
- 雙柑斗酒(意思解釋)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釋)
- 不寧唯是(意思解釋)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意思解釋)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釋)
※ 通共有無的意思解釋、通共有無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俯拾即是 | 俯:低頭;彎腰;即:就。一彎腰就可撿得;到處都是。形容為數很多;極容易得到。 |
目光短淺 | 缺乏遠見卓識的、只顧眼前利益的性質或狀態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難以置信 | 不容易相信。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
舊地重游 | 重新來到曾經居住或游覽過的地方。 |
苦思冥想 | 絞盡腦汁,深沉地思索。 |
揚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長條旗子。舞動著幡,敲打著鼓。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 |
主憂臣勞 | 憂:憂患。君主有了憂患,臣下就要為他效力。 |
饑腸轆轆 | 饑腸:饑餓的肚子;轆轆:象聲詞;車輪滾動的聲音。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饑餓。 |
目不轉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轉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不費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不花一點力氣。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時天色昏暗。 |
以弱制強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斃強”。 |
驚鴻艷影 | 驚鴻:輕捷飛起的鴻雁。形容女子輕盈艷麗的身影。多就遠望而言。 |
敷衍了事 | 敷衍:將就應付;不認真。了:了結。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指做事不認真;缺乏責任心。 |
正人君子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 |
懸石程書 | 形容勤于政事。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打情賣笑 | 打情罵俏,指男女調情。 |
勤學苦練 | 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
短壽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剛愎自用 |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
慌不擇路 |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