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釜之鳴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瓦釜:古代簡單的樂器,比喻庸才。庸才顯赫。比喻無德無才的人占據高位,威風一時。
出處唐·柳宗元《代人進瓷器狀》:“且無瓦釜之鳴,是稱土铏之德。”
基礎信息
拼音wǎ fǔ zhī míng
注音ㄨㄚˇ ㄈㄨˇ ㄓ ㄇ一ㄥˊ
感情瓦釜之鳴是貶義詞。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庸才占高位。
近義詞雷鳴瓦釜、瓦釜雷鳴
英語an earthen pot sounding like thunder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鐵板釘釘(意思解釋)
- 敵眾我寡(意思解釋)
- 掉舌鼓唇(意思解釋)
- 香銷玉沉(意思解釋)
- 遁世離俗(意思解釋)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釋)
- 飲水思源(意思解釋)
- 觸目皆是(意思解釋)
- 吃不了兜著走(意思解釋)
- 分路揚鑣(意思解釋)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少(意思解釋)
- 十惡不赦(意思解釋)
- 戰天斗地(意思解釋)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釋)
- 國無寧日(意思解釋)
- 分門別類(意思解釋)
- 男大當婚(意思解釋)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釋)
- 屢試不爽(意思解釋)
- 故態復萌(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風風雨雨(意思解釋)
- 鷸蚌相爭(意思解釋)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釋)
- 無聲無息(意思解釋)
- 改惡向善(意思解釋)
- 轟轟烈烈(意思解釋)
※ 瓦釜之鳴的意思解釋、瓦釜之鳴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卬首信眉 | 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氣昂揚,不隨波逐流。 |
白費心機 | 白費心思,形容徒勞無益。 |
取長補短 | 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
丑聲遠播 | 壞名聲傳播得很遠。 |
山雨欲來風滿樓 | 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情勢。 |
自強不息 | 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學而時習之 |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
風流才子 | 風度瀟灑,才學出眾的人。 |
咄咄逼人 | ①氣勢洶洶;盛氣凌人;言語或神態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咄咄:表示驚奇的聲音。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令人驚詫。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
氣象萬千 | 氣象:景象;萬千:泛指極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禍國誤民 | 禍:禍害;誤:誤導,耽誤。指危害國家,誤導人民。 |
百步穿楊 | 百步:一百步以外;楊:指楊樹的葉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選定的楊樹葉子。形容射箭技巧嫻熟。 |
生公說法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心煩意亂 | 心情煩躁;思緒紛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煩:煩躁;意:心緒;心思。 |
通今達古 | 同“通今博古”。 |
之子于歸 | 之子:這個女子;于歸: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時不我待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公子哥兒 |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 |
祝哽祝噎 | 祝:禱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養老的表示: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 |
精明強干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際不相符。 |
單刀直入 | 單刀:短柄長刀;直:徑直;入:刺入。用短柄長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認準目標;勇猛向前。后比喻說話、辦事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
冒失鬼 | 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 |
家常便飯 | 家中日常飯食。也比喻常見的、平常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