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武櫜兵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偃武息戈”。
出處《北史·高允傳》:“偃武櫜兵,唯文是恤。”
基礎信息
拼音yǎn wǔ qióng bīng
注音一ㄢˇ ㄨˇ ㄑㄩㄥˊ ㄅ一ㄥ
感情偃武櫜兵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偃武息戈、偃武休兵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畏縮不前(意思解釋)
- 暮史朝經(意思解釋)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釋)
- 陳言務去(意思解釋)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釋)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釋)
- 團團轉(意思解釋)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釋)
- 黃雀銜環(意思解釋)
- 孝子賢孫(意思解釋)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釋)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釋)
- 流里流氣(意思解釋)
- 之子于歸(意思解釋)
- 舉止嫻雅(意思解釋)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釋)
- 偶語棄市(意思解釋)
- 耳聰目明(意思解釋)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釋)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釋)
- 老牛舐犢(意思解釋)
- 面授機宜(意思解釋)
- 橫拖倒扯(意思解釋)
- 拆東墻補西墻(意思解釋)
-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意思解釋)
- 無惡不作(意思解釋)
- 超凡入圣(意思解釋)
- 貌合神離(意思解釋)
※ 偃武櫜兵的意思解釋、偃武櫜兵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革風易俗 | 改變風氣和習俗。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挺身而出 | 形容遇到危難時;勇敢地站出來;擔當其任。挺:挺起身來;勇敢剛毅的樣子。 |
嫁狗隨狗 | 比喻女子只能順從丈夫。 |
鷗鳥不下 | 鷗鳥不愿飛下來。比喻察覺他人將傷害自己,加倍防范。 |
當仁不讓 | 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托;不謙讓。當:面對著;仁:原指正義的事;現泛指應該做的好事。 |
兵荒馬亂 | 兵、馬:指戰爭;荒:荒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混亂的情景。 |
流離轉徙 | 輾轉遷移,無處安身。 |
兢兢戰戰 |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戰戰:畏懼的樣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 |
營私舞弊 | 營:謀求;舞:玩弄;弊:壞事。為了謀求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違法亂紀。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行不顧言 | 顧言:顧及自己所說的話。為人處事不守信用。 |
大開方便之門 | 給予極大的方便。 |
風急浪高 | 形容風浪很大。 |
女扮男裝 | 女子穿上男裝,打扮成男子的模樣。 |
鈿合金釵 | 鈿盒和金釵,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 |
半夜三更 | 三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半夜子時為三更;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
討價還價 | 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復爭議。現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面有難色 |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黃鐘毀棄 |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 |
華不再揚 | 已開過的花,在一年里不會再開。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 |
單刀直入 | 單刀:短柄長刀;直:徑直;入:刺入。用短柄長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認準目標;勇猛向前。后比喻說話、辦事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
閉門讀書 | 關起門來在家里讀書。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
張徨失措 | 見“張皇失措”。 |
末大必折 | 謂樹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屬權重,危及上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