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權納賂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招權納賄”。
出處《元史·樸不花傳》:“不花驕恣無上,招權納賂,奔競之徒,皆出其門,骎骎有趙高、張讓、田令孜之風。”
例子皆人間清要之官而招權納賂,欺世盜名,或于任所陽為廉潔,而陰受苞苴。明·李昌祺《剪燈余話·何思明游酆都錄》
基礎信息
拼音zhāo quán nà lù
注音ㄓㄠ ㄑㄨㄢˊ ㄋㄚˋ ㄌㄨˋ
繁體招権納賂
感情招權納賂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貪財。
近義詞招權納賄、招權納賕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一時一刻(意思解釋)
- 鑒影度形(意思解釋)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釋)
- 烏合之眾(意思解釋)
- 鴻鵠將至(意思解釋)
- 廣闊天地(意思解釋)
- 兵荒馬亂(意思解釋)
- 百戰百勝(意思解釋)
- 貧賤不能移(意思解釋)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釋)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釋)
- 見危致命(意思解釋)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釋)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釋)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釋)
- 遺世絕俗(意思解釋)
- 汗馬功勞(意思解釋)
- 地丑德齊(意思解釋)
- 不在話下(意思解釋)
- 樂以忘憂(意思解釋)
- 圖窮匕見(意思解釋)
- 耳聰目明(意思解釋)
- 諸如此類(意思解釋)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釋)
- 主人翁(意思解釋)
- 昏聵無能(意思解釋)
- 豁然開朗(意思解釋)
- 張徨失措(意思解釋)
※ 招權納賂的意思解釋、招權納賂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嘴里牙多 | 謔語,指會說話 |
因材施教 | 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進行;教:教育。根據學習的人的不同志趣、資質來進行不同的教育。 |
素昧平生 | 一向不了解。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素:從來;昧:不明白;不了解。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雖然結束了,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他為守約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約,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比喻指揮、調動得心應手。 |
擦肩而過 | 擦:挨。挨著肩而溜走。指沒有抓住機會。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
快心滿志 | 見“快心遂意”。 |
懸崖勒馬 |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勒:收住韁繩。 |
詐奸不及 | 猶言十分奸詐。 |
燕雀安知鴻鵠志 | 鴻鵠:天鵝。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
團團轉 | 回環旋轉,形容不知道怎么辦好。 |
正人君子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 |
拔苗助長 |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
三十三天 |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討價還價 | 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復爭議。現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 |
之子于歸 | 之子:這個女子;于歸: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穩如泰山 | 穩:穩固。穩固得像泰山一樣。形容極其穩固;不可動搖。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
草滿囹圄 | 監獄里長滿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極少。 |
滿面春風 | 春風:春天溫暖的風。本指春風拂面;溫暖宜人。現指心情喜悅;滿臉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無本買賣。 |
沉魚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魚下沉;使飛雁降落;不敢與之比美。后來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 |
亡魂失魄 | 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