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罰臧否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賞罰褒貶。
出處《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例子郡邑守令仰望風采,陟罰臧否,在其一言。章炳麟《革命道德論》
基礎信息
拼音zhì fá zāng fǒu
注音ㄓˋ ㄈㄚˊ ㄗㄤ ㄈㄡˇ
繁體陟罰臧否
感情陟罰臧否是中性詞。
用法作主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飽經滄桑(意思解釋)
- 輕而易舉(意思解釋)
- 不正之風(意思解釋)
- 徑情直遂(意思解釋)
-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意思解釋)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解釋)
- 壓歲錢(意思解釋)
- 自強不息(意思解釋)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釋)
- 萬無一失(意思解釋)
- 懸崖勒馬(意思解釋)
- 必由之路(意思解釋)
- 下臨無地(意思解釋)
- 驚鴻艷影(意思解釋)
- 隳肝瀝膽(意思解釋)
- 穢德垢行(意思解釋)
- 進讒害賢(意思解釋)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意思解釋)
- 兵微將寡(意思解釋)
- 穩如泰山(意思解釋)
- 裊裊婷婷(意思解釋)
- 切樹倒根(意思解釋)
- 屢試不爽(意思解釋)
- 認賊作父(意思解釋)
- 敗德辱行(意思解釋)
- 似曾相識(意思解釋)
- 繁榮富強(意思解釋)
- 臉黃肌瘦(意思解釋)
※ 陟罰臧否的意思解釋、陟罰臧否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錢太守 | 比喻值得稱贊的廉潔的官吏。或譏諷那些貪官污吏貪財。 |
用智鋪謀 | 運用智力,設謀略。亦作“用計鋪謀”。 |
出師無名 | 謂沒有正當理由而出兵征伐。 |
嚴陣以待 | 嚴:嚴肅整齊;嚴陣:整齊嚴正的陣勢。擺好陣勢等待著。指做好充分戰斗準備;等著敵人。 |
居重馭輕 | 指人主掌握兵權以制政權。 |
不分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躡手躡腳 | 躡:放輕腳步。形容動作很輕;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隨。 |
懸崖勒馬 |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勒:收住韁繩。 |
花言巧語 |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 |
作賊心虛 |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貪圖眼前利益。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才可有所作為。 |
舉直錯枉 | 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
孜孜不倦 |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殺敵。 |
刮目相看 | 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眾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為大家所敬仰。 |
別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 |
家常便飯 | 家中日常飯食。也比喻常見的、平常的事。 |
餓殍滿道 | 殍:餓死的人。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尸體。形容饑荒災禍嚴重,人民大量死于饑寒的慘狀。 |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精兵強將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將領。形容戰斗力很強的將士。 |
顧影自憐 | 看著影子;自己憐惜自己。原形容孤獨失意;現有自我欣賞的意思。 |
打開天窗說亮話 | 比喻無須規避,公開說明。 |
見所不見 | 見“見所未見”。 |
置之度外 | 放在考慮之外(置:放;度:打算;計較)。形容不放在心上。 |
二缶鐘惑 | 二:疑,不明確;缶、鐘: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與鐘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
口是心非 | 心口不一致;口上說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