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之國 |
指一個國家內(nèi)不受中央政權(quán)統(tǒng)轄的政權(quán)或地方。 |
費盡心思 |
心思:計謀。挖空心思,想盡辦法。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 |
掃地出門 |
原指把一切雜物都掃出門去;室內(nèi)干干凈凈;不留任何東西。后比喻全部家產(chǎn)都被處理;連人也被趕出家門。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現(xiàn)新的好形勢。 |
漏洞百出 |
漏洞:不周密的地方;百出:形容出現(xiàn)次數(shù)很多。破漏的地方非常多。比喻說話、寫文章或做事破綻很多。 |
舉賢任能 |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
餓虎吞羊 |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牝雞司晨 |
牝雞:母雞;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權(quán)當政。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語。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 |
時至運來 |
時機來了,運氣也有了轉(zhuǎn)機。指由逆境轉(zhuǎn)為順境。 |
異途同歸 |
途:道路;歸:歸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歸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徑;得到相同的效果;達到相同的目的。 |
戰(zhàn)戰(zhàn)業(yè)業(yè) |
戒慎畏懼貌。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tài)失常,失去自制。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內(nèi)。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 |
清風勁節(jié) |
喻人品純潔,節(jié)操堅貞。 |
笑貌聲音 |
笑貌:表情;聲音:談吐。指人的言談、態(tài)度等。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密鑼緊鼓 |
鑼聲緊,鼓點密。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jié)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聲勢。 |
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人盡其才 |
充分發(fā)揮每一個人的才能。盡:全部用出。 |
窮愁潦倒 |
窮愁:窮困愁傷。潦倒:頹喪,失意。形容貧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樣子。亦作“羈愁潦倒”、“潦倒窮愁”。 |
無計可施 |
施:施展。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指一點辦法也沒有。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爭事端。 |
流風馀俗 |
遺留的風氣、習俗。 |
辭喻橫生 |
橫生:橫逸而出。言辭生動,橫逸而出。 |
顧影自憐 |
看著影子;自己憐惜自己。原形容孤獨失意;現(xiàn)有自我欣賞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