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無策
束手無策 (束手無筞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shù shǒu wú cè,束手無策是貶義詞。。。。
![束手無策](/d/file/titlepic/chengyu286.png)
拼音讀音
拼音shù shǒu wú cè
怎么讀
注音ㄕㄨˋ ㄕㄡˇ ㄨˊ ㄘㄜˋˊ
繁體束手無筞
出處宋 王柏《魯齋集》:“士大夫念慮不及此,一旦事變之來,莫不束手無策。”
例子梅飏仁正在束手無策的時候,聽了師爺的話說甚是中聽,立刻照辦。(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五回)
正音“策”,不能讀作“chè”。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辨形“手”,不能寫作“首”。
辨析束手無策和“一籌莫展”都有“什么辦法也想不出來”的意思。但束手無策語義重;且較形象。
謎語攤
近義詞無能為力、一籌莫展
反義詞得心應手、急中生智、左右逢源
英語fold one's hands helplessly
俄語как без рук(бессильный)
德語weder aus noch ein wissen
法語réduit à l'impuissance(ne savoir quel parti prendre)
※ 成語束手無策的拼音、束手無策怎么讀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初出茅廬 | 茅廬:草屋。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接受邀請;就任軍師;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立下了戰功。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缺乏經驗。 |
鐵郭金城 | 比喻設防堅固的城池。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亂;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胸有成竹 |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人心歸向 | 向:歸向,向往。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向往的。 |
高步闊視 | 同“高視闊步”。 |
驚心動魄 |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形容令人震驚、感動、緊張之極。 |
安眉帶眼 | 長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 |
火燭銀花 | 猶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
自命不凡 |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刀耕火種 |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種子。指原始的農業耕作技術。也作“火耨刀耕”。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鉆木取火 |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靠摩擦取火。 |
生拉硬扯 |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強別人聽從自己。 |
文治武功 | 政績和戰功。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法不阿貴 | 法:法律。阿:偏袒;討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意思是秉公執法;不畏權貴。 |
立竿見影 |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見功效。 |
身敗名裂 | 地位喪失;名聲敗壞。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遭到徹底失敗。 |
圖窮匕見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窮:盡;匕:匕首;短劍。 |
諸如此類 |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指與上述同類的。諸:一些;許多;如:像。 |
寥寥無幾 | 寥:稀少;很少;無幾:沒有幾個。形容非常稀少;沒有幾個。 |
茍合取容 | 茍合:茍且附合;取容:取悅,討好。茍且迎合,取悅于人。 |
是非曲直 | 曲:無理;直:有理。指對事物的評斷。 |
踉踉蹌蹌 |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
妨功害能 | 壓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