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不勝德 |
比喻邪不壓正。 |
天經地義 |
經:道;原則;義:正理。絕對正確;不能改變的道理。比喻理所當然;不可置疑。 |
見風是雨 |
比喻只看到一點跡象,就輕率地信以為真 |
當仁不讓 |
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托;不謙讓。當:面對著;仁:原指正義的事;現泛指應該做的好事。 |
喟然長嘆 |
喟然:嘆氣的樣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 |
漏洞百出 |
漏洞:不周密的地方;百出:形容出現次數很多。破漏的地方非常多。比喻說話、寫文章或做事破綻很多。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 |
一文不名 |
一文錢都沒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貧困。 |
朝令夕改 |
早上發的命令;晚上就改變。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無所適從。 |
親上成親 |
謂原是親戚,又再結姻親。 |
敗俗傷風 |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
禍國誤民 |
禍:禍害;誤:誤導,耽誤。指危害國家,誤導人民。 |
難上加難 |
難:不容易。形容極端的難度。 |
本末倒置 |
本:樹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樹梢;比喻事物的枝節;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國泰民安 |
泰:太平。國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雷霆萬鈞 |
雷霆:暴雷;霹靂;鈞:古代的重量單位;一鈞合15公斤。形容威力極大;不可阻擋。 |
身敗名裂 |
地位喪失;名聲敗壞。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遭到徹底失敗。 |
牽腸掛肚 |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形容非常掛念;不放心。 |
地丑德齊 |
丑:同類。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條件一樣。 |
如出一轍 |
轍:車轍;車輪壓出的痕跡。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離本趣末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 |
窮愁潦倒 |
窮愁:窮困愁傷。潦倒:頹喪,失意。形容貧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樣子。亦作“羈愁潦倒”、“潦倒窮愁”。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天相吉人 |
相:保佑,幫助;吉人:善人。好人會得到天的幫助。 |
精兵強將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將領。形容戰斗力很強的將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