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口舌 |
因說話引起的誤會或糾紛。 |
敬業樂群 |
專心學習,和同學融洽相處。 |
長夜之飲 |
指通宵宴飲。 |
窮家富路 |
指居家應節儉,出門則要多帶盤纏,免遭困窘。 |
當機立斷 |
面臨緊急關頭;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當:面臨;斷:決斷。 |
平淡無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沒有什么顯著的、出色的地方。 |
兵荒馬亂 |
兵、馬:指戰爭;荒:荒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混亂的情景。 |
流離顛沛 |
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
時易世變 |
時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 |
經緯天下 |
經,緯:治理。指治理國家。 |
穩操勝券 |
穩:穩當地;操:拿著;掌握。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比喻有勝利的把握。 |
風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飯囊酒甕 |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不會做事的人。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交臂歷指 |
交臂:兩手反縛;歷指:古代拶指的刑罰。象罪犯兩手反縛、受拶指的刑罰一般。形容痛苦萬狀,毫無自由。 |
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聰明才智 |
聰明:耳聰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人面狗心 |
①《晉書·苻朗載記》:“朗曰:‘吏部為誰,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②猶言人面獸心。 |
會少離多 |
相會少,別離多。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 |
奮起直追 |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
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一覽無余 |
覽: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諸如此類 |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指與上述同類的。諸:一些;許多;如:像。 |
慌不擇路 |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
他山之石 |
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 |
末大必折 |
謂樹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屬權重,危及上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