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口舌 |
因說話引起的誤會或糾紛。 |
緣慳分淺 |
慳:欠缺。緣分欠缺。指與對方無緣相見 |
逸游自恣 |
逸:安閑;自恣:放縱自己。安閑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縱自己。 |
當仁不讓 |
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托;不謙讓。當:面對著;仁:原指正義的事;現泛指應該做的好事。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 |
進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節。指重視根本、主要的東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舉善薦賢 |
賢:胡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百戰百勝 |
打一百次仗;勝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戰;所向無敵。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經過。一定要經過的道路。 |
光前啟后 |
猶“光前裕后”。 |
分路揚鑣 |
揚鑣:指驅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鈿合金釵 |
鈿盒和金釵,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賢母良妻 |
見“賢妻良母”。 |
聰明反被聰明誤 |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盡誠竭節 |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樂以忘憂 |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 |
心小志大 |
辦事小心,抱負遠大。 |
今古奇觀 |
奇觀:奇異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 |
赤膽忠心 |
赤:赤誠、真誠;忠:忠誠。形容很忠誠;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也作“忠心赤膽”。 |
主人翁 |
當家作主的人。 |
鳳友鸞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結成的夫婦。②比喻男女間情投意合。 |
湖海飄零 |
飄零:飄泊。居無定所,四處飄泊。 |
踉踉蹌蹌 |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
無所用心 |
用心:動腦筋。指不動腦筋;什么事情都不關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