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背如流 |
能很流利地把書本、詩文或資料倒轉過來背。形容讀得滾瓜爛熟。 |
因材施教 |
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進行;教:教育。根據學習的人的不同志趣、資質來進行不同的教育。 |
強中自有強中手 |
比喻技藝無止境,不能自滿自大。同“強中更有強中手”。 |
背腹受敵 |
指前后都受到敵人的攻擊。 |
舉重若輕 |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 |
棟梁之材 |
可以做屋棟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夠擔當重任的人。 |
斗唇合舌 |
猶言耍嘴皮子,賣弄口才。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 |
仁義道德 |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 |
以身試法 |
身:親身;指生命;試:嘗試;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嘗試法律。 |
懸崖勒馬 |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勒:收住韁繩。 |
到此為止 |
以這里為界限。 |
一條龍 |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 |
身敗名裂 |
地位喪失;名聲敗壞。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遭到徹底失敗。 |
男大當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親成家。 |
地丑德齊 |
丑:同類。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條件一樣。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密鑼緊鼓 |
鑼聲緊,鼓點密。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聲勢。 |
當頭棒喝 |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今古奇觀 |
奇觀:奇異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 |
走過場 |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卻不實干。 |
臨危授命 |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 |
師嚴道尊 |
為師之道要尊貴、莊嚴。《禮記 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宋 韓淲《澗泉日記》:“鄭康成事馬融,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漢之師道尊嚴如此。”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 |
材優干濟 |
指才能優異,有干練的辦事能力。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變化大。 |
掛冠歸去 |
冠:帽子,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掛起來。比喻辭官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