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大意 |
麻痹:一種病態(tài);身體某部分肢體失去知覺。比喻對事物現(xiàn)象不經(jīng)心;失去警覺;粗心大意。 |
一無所有 |
什么都沒有(一:一概;完全)。 |
離經(jīng)辨志 |
讀斷經(jīng)書文句,明察圣賢志向。 |
鐵郭金城 |
比喻設(shè)防堅固的城池。 |
長夜之飲 |
指通宵宴飲。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倫不類。 |
夫唱婦隨 |
唱:原為“倡”;即倡議;提出某種意見。丈夫說什么;妻子也跟著說什么。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xiàn)。形容夫妻和睦。 |
野沒遺賢 |
見“野無遺賢”。 |
花拳繡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xiāng)。 |
巧上加巧 |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 |
敷衍了事 |
敷衍:將就應付;不認真。了:了結(jié)。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指做事不認真;缺乏責任心。 |
滿招損,謙受益 |
自滿會招致?lián)p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tài)。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天下第一 |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 |
受益匪淺 |
匪:通“非”。得到的好處很多。 |
盡誠竭節(jié) |
誠:忠誠。節(jié):氣節(jié),義節(jié)。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jié)。亦作“盡節(jié)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jié)”、“竭忠盡節(jié)”。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guī)勸。 |
密鑼緊鼓 |
鑼聲緊,鼓點密。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jié)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聲勢。 |
心小志大 |
辦事小心,抱負遠大。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xiàn)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離本趣末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jié) |
慌不擇路 |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
餓殍遍野 |
殍:人餓死后的尸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
服氣吞露 |
服氣:導引之術(shù),即氣功。指修煉道術(sh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