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打腫臉充胖子 | 比喻寧可付出代價(jià)而硬充作了不起。 | 李英儒《野火春風(fēng)斗古城》第十章:“打腫臉充胖子,你還知道羞恥不?” |
鼻青臉腫 | 鼻子發(fā)青,臉都腫起來,形容被打得很慘。 |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44回:“這惡賊原想著是個(gè)暗算,趁著軍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備,這一腳定然鼻青臉腫。” |
臉黃肌瘦 | 臉色黃,肌體瘦。形容營養(yǎng)不良或有病的樣子。 | 王西彥《隔膜》:“在這鄉(xiāng)下孩子的觀念里,難民應(yīng)該都是一些臉黃肌瘦、衣著襤褸的人。” |
露頭露臉 | 露:顯露。具體顯示出來,指在公開場(chǎng)合出現(xiàn)。 | |
柳腰蓮臉 | 腰如柳,臉?biāo)粕彙P稳菖灾馈R啻该琅?/td> | 唐 韓偓《頻訪盧秀才》詩:“藥訣棋經(jīng)思致論,柳腰蓮臉本忘情。” |
反臉無情 | 形容翻臉不認(rèn)人,不講情誼。 | 吳玉章《從甲午戰(zhàn)爭(zhēng)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但自日俄戰(zhàn)爭(zhēng)結(jié)束后,它就反臉無情,和清朝反動(dòng)政府勾結(jié)起來。” |
臉紅筋暴 | 形容發(fā)急或發(fā)怒時(shí)面部紅脹,青筋暴起的樣子。 | |
翻臉不認(rèn)人 | 比喻不從長遠(yuǎn)考慮,稍有矛盾,立刻翻臉。 | 老舍《駱駝祥子》:“過河拆橋,老頭子翻臉不認(rèn)人,他們替祥子不平。” |
滿臉春風(fēng) | 形容心情喜悅,滿臉笑容。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早見那位欽差頂冠束帶滿臉春風(fēng)的迎出艙來。” |
愁眉苦臉 | 苦:痛苦。憂愁得眉頭緊鎖;哭喪著臉。形容愁容滿面的樣子。也作“愁眉苦眼”。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氣的愁眉苦臉,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幾個(gè)鄉(xiāng)里人去了。” |
滿臉春色 | 比喻滿臉充滿喜悅的笑容。 | 茅盾《子夜》:“談話自然又熱鬧起來,剛才發(fā)牢騷的朱吟秋和陳君宜也是滿臉春色。” |
劈頭蓋臉 | 劈:正對(duì)著;沖著;蓋:蒙;壓下來。正對(duì)著頭和臉而來。形容來勢(shì)兇猛;不容躲避。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4回:“晃蓋喝道:‘你既不做賊,如何拿你在這里?’奪過士兵手里棍棒,劈頭蓋臉便打。” |
臉紅耳赤 | 形容感情激動(dòng)或害羞的樣子。 | 蕭殷《桃子又熟了》:“沒有等翻譯同志把所有的問題都提出來,那個(gè)美國人竟臉紅耳赤地吼起來。” |
哭喪著臉 | 心里不愉快,臉上顯出不高興的樣子。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66回:“小玉蘭哭喪著臉,走到湖亭席上,狄希陳唬得魂飛天外。” |
臉紅耳熱 | 見“臉紅耳赤”。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91回:“聽得老太太說完了,越覺得臉紅耳熱,連忙跪下道:‘老太太息怒。這都是媳婦一時(shí)偏執(zhí),惹出老太太氣來。’” |
嬉皮笑臉 | 形容嬉笑不嚴(yán)肅的樣子。 | 清 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30回:“你見我和誰玩過!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臉的那些姑娘們,你該問他們?nèi)ィ ?/td> |
灰頭土臉 | 謂面容污穢。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14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監(jiān),自己討了保,灰頭土臉,瘸狼渴疾,走到家中。” |
滿臉生花 | 滿臉高興的樣子。 | |
戴頭識(shí)臉 | 比喻有面子有身分。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6回:“你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頭識(shí)臉的,也這般啰唣!” |
神頭鬼臉 | ①形容不愉快的臉色。②喻蓬頭亂發(fā),不加修飾。 | 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硬鼻凹寒森森掃下雪來,冷臉?biāo)贫鑹K,夕斗毛齊眼睛向下排,則是個(gè)敲人腦的活妖怪,動(dòng)不動(dòng)神頭鬼臉,投河奔井。” |
老著臉皮 | 厚著臉皮,毫無羞澀之感 | 明·馮夢(mèng)龍《醒世恒言》第25卷:“那白長吉昔日把遐叔何等奚落,及至中了,卻又老著臉皮,備了厚禮也來稱賀。” |
急扯白臉 | 心里著急,臉色難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 老舍《離婚》六:“她把氣咽下去,丈夫是好意,可是,何必那么急扯白臉的呀!” |
桃腮杏臉 | 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 元·曾瑞卿《留鞋記》第二折:“你生得桃腮杏臉,星眼蛾眉。” |
涎臉餳眼 | 嬉皮笑臉,擠眉弄眼。形容輕佻相。 | 茅盾《虹》:“像衛(wèi)隊(duì)似的,梅女士前后左右總有四五個(gè)涎臉餳眼的惡少。” |
杏腮桃臉 | 見“杏臉桃腮”。 | 宋·辛棄疾《西江月·賦丹桂》詞:“杏腮桃臉費(fèi)鉛華,終慣秋蟾影下。” |
油頭滑臉 | 形容人狡猾輕浮。 | 《醒世恒言·張淑兒巧智脫楊生》:“正看之間,有小和尚疾忙進(jìn)報(bào)。隨有中年和尚油頭滑臉,擺將出來。” |
嘻皮笑臉 | 臉上帶著頑皮的或不正經(jīng)的嘻笑。形容不嚴(yán)肅或輕浮的樣子。 | ①《紅樓夢(mèng)》第三十回:“你要仔細(xì)!你見我和誰玩過!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臉的那些姑娘們,你該問他們?nèi)ィ 雹谮w樹理《小二黑結(jié)婚》三:“金旺來了,嘻皮笑臉向小芹說:‘這會(huì)可算是個(gè)空子吧?” |
有頭有臉 | 有面子;頭面人物。 | 浩然《艷陽天》第29章:“村里有頭有臉的人全都敬著他,支書跟他更是親近。” |
挨肩擦臉 | 挨:靠近。擦,接觸。形容狎昵之狀。 | 《脂硯齋重評(píng)石頭記》第65回:“賈珍便和三姐挨肩擦臉,百般輕薄起來。” |
死不要臉 | 指沒有害羞的意思 | 曲波《林海雪原》:“真他媽的吊死鬼擦粉,死不要臉。” |
涎臉涎皮 | 見“涎皮涎臉”。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月娘看不上,說道:‘你真?zhèn)€恁涎臉涎皮的,我叫丫頭進(jìn)來。’” |
出頭露臉 | 露:顯露。具體顯示出來,指在公開場(chǎng)合出現(xiàn)。 |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九回:“伯伯不守戒律,伯母何必出頭露臉,送與官打,被他燥皮,又要吃驚吃嚇。” |
杏臉桃腮 | 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 元 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杏臉桃腮,乘著月色,嬌滴滴越顯得紅白。” |
焦眉苦臉 | 形容焦急愁苦的神色。 | 沙汀《困獸記》:“‘為了這一點(diǎn)事,你還不知道,我說了好幾籮筐話啊!’田疇焦眉苦臉的說了。” |
沒皮沒臉 | 不知羞恥,不要臉面。 | 老舍《正紅旗下》:“這是沒皮沒臉,沒羞沒臊!” |
平頭正臉 | 形容相貌端正。 | 清 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46回:“這個(gè)大老爺,真真太下作了!略平頭正臉的,他就不能放手了。” |
死皮賴臉 | 臉憨皮厚;沒羞沒臊地纏磨不清。形容不顧羞恥的樣子。 | 清 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24回:“還虧是我呢,要是別的,死皮賴臉的三日兩頭兒來纏舅舅,要三升米兩升豆子的,舅舅也就沒有法兒呢。” |
劈頭劈臉 | 劈:正對(duì)著,沖著。正對(duì)著頭和臉蓋下來。形容來勢(shì)很猛。 | 明·馮夢(mèng)龍《醒世恒言》第三卷:“金二員外來親近他時(shí),被他劈頭劈臉,抓有幾個(gè)血痕。” |
兜頭蓋臉 | 正對(duì)著頭和臉。 | 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二回:“還拿起搟面杖,兜頭蓋臉一頓打。” |
臉無人色 | 形容極端恐懼。 | |
變臉變色 | 因內(nèi)心驚、懼、急、怒而改變面色。 | 《小說選刊》1981年第9期:“那知李尚尚一聽,就變臉變色地發(fā)起脾氣來。” |
拉不下臉 | 指礙于情面,不能拒絕或不便開口。 | 王朔《浮出海面》:“我表示拉不下臉,只好隨他們?nèi)コ蛔プ咭恍┫右煞浮!?/td> |
厚皮老臉 | 指人臉皮厚,不知羞恥。 | 錢鐘書《圍城》:“想不到外國去了一趟,學(xué)得這樣厚皮老臉,也許混在鮑小姐那一類女朋友里訓(xùn)練出來的。” |
涎皮賴臉 | 厚著臉皮糾纏,惹人厭煩。 | 明 李開先《寶劍記》第14出:“你在這青堂屋舍里坐的,到也自在,你這等涎皮賴臉的,俺管監(jiān)的吃風(fēng)!” |
訕皮訕臉 | 嘻皮笑臉。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35回:“若是員外不在跟前,他便合他姑媽訕皮訕臉,百般的央告,甚至屈膝。” |
抓破臉子 | 見“抓破臉皮”。 | 張?zhí)煲怼肚迕鲿r(shí)節(jié)》二:“我一直忍住了沒跟人抓破臉子,你莫逼得太狠。” |
嘻皮涎臉 | 形容輕佻嘻笑不知羞恥的樣子。 | 清·李寶嘉《官場(chǎng)現(xiàn)形記》第二十九回:“糖葫蘆嘻皮涎臉的答道:‘我不到你那里去,我到我相好的家里去!’” |
翻臉無情 | 翻:反轉(zhuǎn)。形容突然變臉,不講情義。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94回:“蔣爺聽了,暗道:‘好小子,翻臉無情,這等可惡!’” |
紅臉赤頸 | 形容十分激動(dòng)。 | 孔厥《新兒女英雄續(xù)傳》:“紅臉赤頸的宋旺也嚷嚷:他不是漢奸的家屬,一直在仗勢(shì)欺人嗎!” |
沒頭沒臉 | 指不顧臉面或不顧一切,狠狠;也滿頭滿臉。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5回:“那道士聞得此言,攔住門,一齊動(dòng)叉鈀、掃帚、瓦塊、石頭,沒頭沒臉,往里面亂打。” |
青臉獠牙 | 獠牙:露出嘴唇的長牙。形容面貌極其兇惡猙獰。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回:“那真君抖搜精威,搖身一變,變得身高萬丈……青臉獠牙,朱紅頭發(fā),惡狠狠,望大圣著頭就砍。” |
西眉南臉 | 西眉:西施;南臉:南威。比喻女子容貌美麗。 | 唐·李咸用《巫山高》詩:“西眉南臉人中美,或者皆聞無所利。” |
臉紅筋漲 | 見“臉紅筋暴”。 | |
打腫臉裝胖子 | 比喻沒有能耐或內(nèi)里空虛,卻要硬撐門面裝作了不起。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你也不要在我老張面前打腫臉裝胖子,硬不要朋友幫助。” |
抹不下臉 | 礙于臉面或情面。 | 清·李寶嘉《官場(chǎng)現(xiàn)形記》第34回:“人家見他說得如此懇切,有些抹不下臉的,不免都應(yīng)酬他幾塊,然而大注捐款一注沒有。” |
涎皮涎臉 | 亦作“涎皮賴臉”。亦作“涎臉涎皮”。嬉皮笑臉;厚著臉皮跟人糾纏。 | 楊朔《三千里江山》第八段:“一個(gè)大嘴的黑人走過來,向姚長庚涎皮涎臉伸著手說:‘淡貝!淡貝!’” |
攢眉苦臉 | 攢:緊皺眉頭。眉頭緊蹙,苦著臉兒。形容面部表情極其愁苦。 | 清·李寶嘉《官場(chǎng)現(xiàn)形記》第11回:“禁不住鄒太爺攢眉苦臉,求他多當(dāng)兩個(gè),才算當(dāng)了四百五十錢。” |
桃腮粉臉 | 形容女子粉紅色的面頰。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1回:“桃腮粉臉,描兩道細(xì)細(xì)春山。” |
沒臉沒皮 | 不知羞恥,不要臉面。 |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你這個(gè)沒臉沒皮的東西,滾出去!” |
急赤白臉 | 心里著急,臉色難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 浩然《艷陽天》第60章:“韓小樂見焦淑紅急赤白臉,好像要吵架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