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潘鬢沈腰 | 潘鬢:晉潘岳年始三十二歲,即生白發;沈腰:南朝梁沈約老病,百余日中,腰帶數移孔。形容身體消瘦,頭發斑白。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清腔類·步步嬌》:“拼得個潘鬢沈腰,搖落悠悠千里?!?/td> |
浮瓜沈李 | 亦作“浮瓜沉李”。語出三國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敝^以寒泉洗瓜果解渴。后因以“浮瓜沈李”代指消夏樂事。 | 語出三國·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於清泉,沈朱李於寒水。”亦作“浮瓜沉李”。 |
沈腰潘鬢 | 形容姿態、容貌美好(特指男子)。 | 南唐 李煜《破陣子》詞:“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td> |
沈博絕麗 | 指文章的含意深遠,內容淵博,文辭美妙。 | 漢 揚雄《答劉歆書》:“少不得學,而心好沉博絕麗之文?!?/td> |
斷管殘沈 | 殘缺不全的字畫。管,筆;沈,墨汁。 | 明 焦竑《李氏〈焚書〉序》:“宋元豐間,禁長公之筆墨,家藏墨妙,抄割殆盡,見者若祟。不逾時而征求鼎沸,斷管殘沈,等于吉光片羽。” |
愁潘病沈 | 泛指煩惱和疾病。 | 晉 潘岳因憂愁而早生白發,南朝 梁 沈約因病而瘦減腰圍。 |
沈詩任筆 | ①南朝梁沉約以詩著稱,任昉以表、奏、書、啟諸體散文擅名,時人稱為“沈詩任筆”。筆,謂無韻之文。②用以泛指詩文。 | 宋·陸游《親歸書來多問近況以詩答之》:“沈詩任筆俱忘盡,酒戶新來卻少增?!?/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