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哭哭啼啼 | 不停的哭泣。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七回:“這如今才好些,又這樣哭哭啼啼,豈不是自己糟蹋了自己身子。” |
干啼濕哭 | 干啼:沒有眼淚地啼哭。濕哭:有眼淚地啼哭。無淚和有淚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現的各種表情。亦作“濕哭干啼”。 | 《北齊書·尉景傳》:“景曰:‘小兒慣去,放使作心腹,何須干啼濕哭不聽打耶!’” |
啼笑皆非 | 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人的行為既令人感到難堪;又令人覺得可笑。皆非:都不是。 | 唐 孟棨《本事詩 情感》:“笑啼皆不敢,方驗作人難?!?/td> |
柳啼花怨 | 形容景象凄涼,心境凄惻。 | 宋 盧祖皋《夜行船 暖入新梢風又起》詞:卻說當時,柳啼花怨,魂夢為君迢遞。 |
啼饑號寒 | 因饑餓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餓受凍的悲慘生活。 | 唐 韓愈《進學解》:“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td> |
望帝啼鵑 | 相傳戰國時蜀王杜宇稱帝,號望帝,為蜀治水有功,后禪位臣子,退隱西山,死后化為杜鵑鳥,啼聲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慘的啼哭。 | 元·關漢卿《竇娥冤》:“若沒些兒靈圣與世人傳,也不見得湛湛清天。我不要半星血紅塵灑,都只在八尺旗槍素練懸。等他四下里皆瞧見,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td> |
猿啼鶴唳 | 猿和鶴凄厲地啼叫。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十三回:“兩崖分虎踞龍盤,四面有猿啼鶴唳。” |
鶯啼燕語 | 鶯:黃鸝。燕子的話語,黃鸝的歌聲。形容大好春光。 | 唐·皇甫冉《春思》詩:“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
燕舞鶯啼 | 燕子在飛舞,黃鶯在鳴叫。形容春光明媚。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此時正值暮春天氣,只見一路上有的是紅桃綠柳,燕舞鶯啼。” |
號寒啼饑 | 因為饑餓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餓受凍的悲慘生活。 | 唐 韓愈《進學解》:“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 |
鸮啼鬼嘯 | 像鸮鳥啼叫、怨鬼呼號。形容聲音凄厲幽怨。 | 唐·無名氏《冥音錄》:“聲調哀怨,幽幽然鸮啼鬼嘯,聞之者莫不歔欷?!?/td> |
燕語鶯啼 | 鶯:黃鸝。燕子的話語,黃鸝的歌聲。形容大好春光。 | 唐·皇甫冉《春思》詩:“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
啼啼哭哭 | 哭泣不止。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只見許多男女,啼啼哭哭,在街上過?!?/td> |
鳥哭猿啼 | 泛指禽獸悲鳴。形容悲涼的情景。 | 唐·王維《能禪師碑》:“山崩川竭,鳥哭猿啼?!?/td> |
杜鵑啼血 | 傳說杜鵑晝夜悲鳴,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極。 | 唐·白居易《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
鳥啼花落 | 形容凄涼的情景。 | 明·汪廷訥《種玉記·促晤》:“惜鸞帷,孤玉絳,幾度凄涼。斷腸的鳥啼花落,滿目心傷?!?/td> |
鳥啼花怨 | 形容悲傷怨恨。 | 明·徐復祚《紅梨記·請成》:“今日呵,只落得鳥啼花怨?!?/td> |
射像止啼 | 喻威名遠震,使人畏服?!稘h書 酷吏傳 郅都》:“匈奴至為偶人象都(郅都),令騎馳射,莫能中,其見憚如此。此為射像事?!薄缎绿茣?郝玼傳》:“虜大畏,道其名,以怖啼?!贝藶橹固涫隆:笏旌嫌靡詾榈鋵?。 | 《漢書·酷吏傳·郅都》:“匈奴至為偶人象都(郅都),令騎馳射,莫能中,其見憚如此。此為射像事?!薄缎绿茣ず芦u傳》:“虜大畏,道其名,以怖啼?!贝藶橹固涫隆:笏旌嫌靡詾榈鋵?。 |
狗盜雞啼 | 見“狗盜雞鳴”。 | 明·陸采《明珠記·江會》:“函關脫離,又何須狗盜雞啼?” |
柳泣花啼 | 形容風雨中暗淡的心情。 | 宋 周邦彥《少年游》詞:“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門外燕飛遲?!?/td> |
猿啼鶴怨 | 見“猿啼鶴唳”。 | 明·湯顯祖《牡丹亭·御淮》:“聽得猿啼鶴怨,淚濕征袍如汗?!?/td> |
愁眉啼妝 | 愁眉:使眉細而曲折;啼妝:輕輕地擦去目下的粉飾以作啼痕。形容婦女的妖態。 | 《后漢書·五行志一》:“桓帝元嘉中,京都婦女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所謂愁眉者,細而曲折。啼妝者,薄飾目下,若啼處。” |
月落烏啼 | 形容天色將明未明時的景象。 | 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
啼天哭地 | 呼天叫地的哭號,形容非常悲痛。 | 元 陶宗儀《南村輟耕錄 闌路駕上書》:“奉使來時,驚天動地,奉使去時,烏天黑地,官吏都歡天喜地,百姓卻啼天哭地?!?/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