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東躲西跑 | 躲:躲藏,避開。形容四處逃散,分頭躲藏。形容極為驚慌。 |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五回:“這番遇了秦叔寶,里外夾攻,殺得東躲西跑,南奔北竄。” |
跑江湖 | 指舊時以賣藝、算卦、相面、賣藥等為職業,來往各地謀求生活。 | 劉知俠《鐵道游擊隊》第17章:“可是由于他和跑江湖的各式人等都有來往,在荒亂年月也不敢得罪他。” |
跑了和尚跑不了寺 | 指無法逃脫或逃避責任。 | 柯崗《逐鹿中原》第九章:“跑了和尚,跑不了寺!王漢元,諒他也上不了外國!” |
東跑西顛 | 比喻到處奔走。 |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十四:“他和他的那個組,打地,評等級,品好賴,劈青苗,東跑西顛,整整地忙了五天。” |
跑跑跳跳 | 形容連跑帶跳,很活潑的樣子。 |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二章:“她在小伙子們中間跑跑跳跳,說說笑笑,毫不拘束,毫不戒備。” |
跑了和尚跑不了廟 | 指無法逃脫或逃避責任。 | 高玉寶《高玉寶》第十章:“往哪里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在東北這塊地方,跑哪里也是小鬼子和漢奸的天下。” |
白跑一趟 | 白白地去了一次無功而返。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8回:“先要叫人去打聽了的好,不然老遠的白跑一趟。” |
跑馬觀花 | 語本唐孟郊《登科后》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后用“跑馬觀花”比喻大略地觀看一下。 | 語出唐·孟郊《登科后》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跑龍套 | 原指戲曲中拿著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無關緊要的事。 | 巴金《關于<還魂草>》:“我像一個平庸的演員,跑了十幾年的龍套,戲裝脫掉,我應當成為自己了。” |
跑肚拉稀 | 瀉肚,拉肚子。 | |
跑單幫 | 指以經商為職業的個人往來各地販賣貨物牟利或指個人全權處事。 | 張愛玲《小艾》:“小艾聽他們說起來,大概有根是跑單幫發財的。” |
跑馬賣解 | 指在馬上表演各種技藝,以此賺錢謀生 | 曾樸《孽海花》第六回:“是一班粵西來的跑馬賣解的,里頭有兩個云南的苗女,走繩的技術非常高妙,能在繩上騰踏縱跳,演出各種把戲。” |
東奔西跑 | 指到處奔波。 | 楊朔《雪浪花》:“苦人哪,自小東奔西跑的,什么不得干?干的營生多,經歷的也古怪。” |
跑跑顛顛 | 忙碌奔走,一點也不閑著。形容非常忙碌。 | 浩然《艷陽天》第45章:“焦振叢愛車愛馬,特別愛到處跑跑顛顛。” |
東跑西奔 | 奔:急走,跑。指到處奔波。 | 劉知俠《鐵道游擊隊》第24章:“逃難的老百姓在敵人的炮火下東跑西奔。” |
羊群里跑出駱駝來 | 比喻在尋常的人或事物中出現了個不同尋常的人或事物。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8回:“如今你還了得,‘羊群里跑出駱駝來了’,就只你大,你又會做文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