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一窩蜂 | 一個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飛出來了。形容許多人亂哄哄地同時說話或行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8回:“那些小妖,就是一窩蜂,齊齊擁上。” |
兔子不吃窩邊草 | 比喻壞人不在當地干壞事。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16章:“兔子不吃窩邊草,我這老虎單吃回頭食。” |
窩囊氣 | 憋在心里的不能說或不愿說的怨氣。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42章:“倒是擔心他帶著李瞎子和你妹妹給我的兩封書信,說不定還有什么貴重禮物,回來時被丁、楊二營的游騎抓去,使我跳進黃河洗不清,豈不受冤枉的窩囊氣 |
窩里反 | 發生在家族或集團內部的沖突 | 高陽《胡雪巖全傳·蕭瑟洋場》:“那一來變成‘窩里反’了,不好,不好。” |
窩窩囊囊 | 受委屈之后表現出的煩惱,窩氣或指人懦弱,沒本事。 | 老舍《我這一輩子》:“給親友們既辦得漂亮,又省些錢,不能窩窩囊囊的被人捉了‘大頭’。” |
窩囊廢 | 指怯懦無能的人。 | 清·石玉昆《續小五義》第七回:“哥哥,這個人敢是窩囊廢,不然,我們給他講個人情吧。” |
條三窩四 | 搬弄是非,挑拔離間。 | |
一窩端 | 比喻完全除滅或盡數挪走。 | 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這就對了,就得這樣,誰問咱都告不知道,要沒這種精神,咱早就讓人一窩端了。” |
一窩風 | 一個蜂巢里的蜂傾巢出動。形容人多聲雜,亂哄哄地一擁而上。 | 曾樸《孽海花》第33回:“長槍短銃,和著鐵鏢弩箭,一窩風的向日兵聚集處殺去。” |
老鴰窩里出鳳凰 | 老鴰:烏鴉;鳳凰:古代鳥王。比喻在卑微的環境中出了高貴的人物。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三姑娘的混名兒叫‘玫瑰花兒’:又紅又香,無人不愛,只是有刺扎手,——可惜不是太太養的,‘老鴰窩里出鳳凰!’” |
捅馬蜂窩 | 比喻闖禍或敢于得罪厲害的人。 | 老舍《駱駝祥子》:“小時候去用竿子捅馬蜂窩就是這樣,害怕,可是心中跳著要去試試。” |
調三窩四 | 搬弄是非,挑拔離間。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1回:“少不得意,不是背地里嚼舌根,就是調三窩四的。” |
安樂窩 | 泛指安靜舒適的住處。 | 宋 邵雍《無名公傳》:“所寢之室謂之安樂窩,不求過美,惟求冬暖夏涼。” |
憋氣窩火 | 憋:悶在心里。壓住性子,把屈辱或煩惱強壓在心里。 | |
窩停主人 | 藏匿盜匪、贓物的人或人家。 | 宋洪邁《夷堅癸志 李五郎》:“為盜有求不愜,誣為窩停主人,訴于郡,不見察,故陷黨中。” |
三窩兩塊 | ①謂有多房妻妾。②指眾多的子女。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6回:“常言道說得好,三窩兩塊,大婦小妻,一個碗內兩張匙,不是湯著就抹著,如何沒些氣兒。” |
七窩八代 | 詈詞。指全部眷屬家族。 | 明·吳承恩《西游記》:“卻只怕那水里有甚么眷族老小,七窩八代的都來,我就弄他不過。” |
窩兒里橫 | 只會在家里耍橫發脾氣。 | |
挑三窩四 | 搬弄是非,挑拔離間。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那平姑娘又是個正經人,從不會挑三窩四的。” |
窩火憋氣 | 把屈辱或惱怒強壓在心底,不敢或不能發泄。 |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五:“李青山有些膽怯,他退到門邊,嘴頭咕嚕著:‘滾就滾吧!’扭轉身子,窩火憋氣地邁出門去了。” |
虎窟狼窩 | 窟:洞穴。比喻極其危險的地方。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7回:“不是宋江來和這人廝見,有分教,江州城里,翻為虎窟狼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