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yǔ) |
解釋 |
出處 |
功虧一簣 |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沒(méi)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點(diǎn)而沒(méi)有成功。 | 《尚書(shū) 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td> |
山虧一簣 | 《書(shū) 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節(jié)縮。喻功敗垂成。 | 《書(shū)·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節(jié)縮。 |
為山止簣 | 比喻功敗垂成。語(yǔ)本《論語(yǔ)·子罕》:“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td> | 語(yǔ)出《論語(yǔ)·子罕》:“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
未成一簣 | 猶功虧一簣。比喻功敗垂成。 | 春秋·魯·孔丘《論語(yǔ)·子罕》:“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td> |
九仞一簣 |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略語(yǔ)。喻功敗垂成。 | 《尚書(shū)·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td> |
一簣之功 | 簣:盛土的筐。指成功前的最后一筐土。比喻成功前的最后一份努力。 | 《王守仁全集》卷一 :“務(wù)收一簣之功,勿為九仞之棄?!?/td> |
虧于一簣 | 虧:缺,欠;簣:裝土的竹筐。積土成山的功夫只差最后一筐土。比喻做成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點(diǎn)而未能成功 | 《尚書(shū)·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