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苴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補苴罅漏 | 補苴:補綴;彌縫;罅:孔隙。修補好裂縫和漏洞。原指彌補儒家學說的缺欠和不足。后泛指彌補文章、理論中的缺陷和漏洞。 | 唐 韓愈《進學解》:“觝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 |
苞苴竿牘 | 苞苴:蒲包,指贈送的禮物,引申為賄賂;竿牘:竹簡為書,指書信,這里特指請托信。指攜著禮物帶著書信,去探訪人。指行賄請托。 | 先秦 莊周《莊子 列御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 |
苞苴公行 | 苞苴:蒲包,指饋贈的禮物;公行:公開。公開用金錢、財物賄賂別人。 | 戰國·趙·荀況《荀子·大略》:“苞苴行與?讒夫興與?” |
補苴調胹 | 補苴:補綴;調胹:烹調煮熟。比喻經過加工使之完美。 | 宋·王安石《漣水軍淳化院經藏記》:“博聞該見有志之士,補苴調胹,冀以就完而力不足,又無可為之地,故終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