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粘皮帶骨 | 形容言行不干脆,不爽快。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蘇知縣羅衫再合》:“我是一刀兩斷的性子,不學那粘皮帶骨。” |
解粘去縛 | 解:消除;縛:拘束。解除粘著和拘束 | 明·袁宗道《真正英雄從戰戰兢兢來》:“而竹林諸子,箕踞嘯傲于醉鄉,見以為能解粘去縛。” |
惹草粘花 | 惹:招引。比喻隨處迷戀于不正當的男女情愛。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8回:“卻說湍制臺九姨太身邊的那個大丫頭,自見湍制臺屬意于他,他便有心惹草粘花,時向湍制臺跟前勾搭。” |
粘吝繳繞 | 粘:粘貼,膠合;吝:貪;繳繞:煩瑣。形容下棋一味貪子糾纏,煩瑣不堪。 | 宋·李綱《與呂安老書》:“善棋者,覺一處少屈,則經營他處,率以取勝;不善棋者,黏吝繳繞,不肯暫舍,率以取敗。” |
粘花惹絮 | 粘:粘貼;惹:招引,挑逗。指男女間的挑逗引誘,淫亂。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明珠記·潛地窺春>》:“人前巧做出猜嫌計,正好粘花惹絮。” |
粘花惹草 | 惹:招惹;草、花:比喻好。比喻到處留情,多指男女間的挑逗引誘。 | 元 商衜《一枝花 遠寄》:“粘花惹草心,招攬風流事。” |
粘皮著骨 | 粘:粘貼。比喻人固執呆板。 |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十卷:“此理本常理,但異端說得粘皮著骨。” |
粘皮著骨 | 粘:粘貼,膠合。形容言行辦事不干脆爽利,執著刻板。 | 宋·朱熹《朱子全書》第18卷:“其深淺在人,不必恁地粘皮著骨去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