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筋疲力竭 | 筋:筋骨;疲:疲勞。形容非常疲乏。 | 唐 元稹《有酒》詩:“精衛銜蘆塞海溢,枯魚噴沫救池燔。筋疲力竭波更大,鰭焦甲裂身已干。” |
顏骨柳筋 | 見“顏筋柳骨”。 |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此書顏骨柳筋,無一筆不合法。” |
筋疲力盡 | 筋:筋骨;疲:疲勞;盡:完。形容非常勞累;力氣已經用盡。也作“力盡筋疲”。 | 宋 司馬光《道傍田家》:“筋疲力盡不入腹,未議縣官租稅促。” |
臉紅筋暴 | 形容發急或發怒時面部紅脹,青筋暴起的樣子。 | |
鶴骨松筋 | 指修道者的形貌氣質。 | 前蜀·貫休《遇道者》詩:“鶴骨松筋風貎殊,不言名姓絕榮枯。” |
鋼筋鐵骨 | 筋骨象鋼鐵打鑄的一般。形容身體健壯有力或意志堅強不屈。 | 曹禺《半日的“旅行”》:“在一間放著墊子和各種各樣舉重器械的房間里,我遇見了一群鋼筋鐵骨的青年。” |
傷筋動骨 | 本指身受重傷。后比喻事物受到重大損害。 | 元 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打的來傷筋動骨,更疼似懸頭刺股。” |
牽筋縮脈 | 筋:筋骨;縮:緊縮;脈:血管。形容神經非常緊張。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7卷:“柯陳兄弟見汪秀才意思坦然,雖覺放下了些驚恐,也還心緒不安,牽筋縮脈。” |
骨軟筋麻 | ①形容精疲力盡的樣子。②形容極其害怕的樣子。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五:“王吉心慌撩亂,將身子盡力挨出,挨得骨軟筋麻,才到得稀松之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一回:“眾臣悚懼,骨軟筋麻。戰戰兢兢,癡癡痖痖。” |
柳骨顏筋 | 唐·柳公權的書法骨力遒健,結構勁緊;顏真卿的書法端莊雄偉,氣勢開張。后因以之稱其書法的字體和法度。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這的堪為字史,當為款識,有柳骨顏筋,張旭張顛,羲之獻之。” |
村筋俗骨 | 村:粗俗;俗:庸俗。形容人品粗俗不堪。 | 明·無名氏《蘇九淫奔》第四折:“不解他粉黛蛾眉心上事,這才是村筋俗骨下場頭。” |
抽筋剝皮 | 形容剝削壓迫非常殘酷。 | 清 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二回:“可知那州縣老爺們比娼妓還要下賤!遇見馴良百姓,他治死了還要抽筋剝皮,銼骨揚灰。” |
骨軟筋酥 | 形容全身乏力,肢體癱軟的樣子。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11回:“這些家人聽了這話,越發嚇得骨軟筋酥,連跑也跑不動了。” |
勞筋苦骨 | 謂勞動繁重,使筋骨疲勞痛苦。 | 東漢·班固《漢書·王褒傳》:“故工之用鈍器也,勞筋苦骨。” |
擢筋剝膚 | 猶言抽筋剝皮。比喻剝削深重殘酷。 | 宋·蘇洵《田制》:“吾之民反戚戚不樂,常若擢筋剝膚以供億其上。” |
顏筋柳骨 | 顏: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柳:唐代書法家柳公權。指顏柳兩家書法挺勁有力,但風格有所不同。也泛稱書法極佳。 | 宋·范仲淹《祭石學士文》:“曼卿之筆,顏筋柳骨。” |
豐筋多力 | 豐:豐滿,豐實;筋:肌腱或骨頭上的韌帶;多:多余。書法有筋骨,筆力雄健。比喻字體結構堅實而豐滿,筆力強勁有余。 | 宋·無名氏《宣和書譜》:“三國之初,字學缺然不講,繇于是為一家法,而議者謂其豐筋多力,有云游雨驟之勢。” |
力盡筋疲 | 形容非常疲乏,一點力氣也沒有了。 | 唐 韓愈《論淮西事宜狀》:“雖時侵掠,小有所得,力盡筋疲,不償其費。” |
臉紅筋漲 | 見“臉紅筋暴”。 | |
柔筋脆骨 | 柔弱的筋骨。比喻文章疲軟無力。 | 明·宋濂《〈王君子與文集〉序》:“士之有志于文者夥矣,抽青媲白,組織文繡,柔筋脆骨,點綴形似,徒夸艷乎。” |
豆渣腦筋 | 腦子好像豆渣。比喻極其愚蠢的人。 | |
銅筋鐵骨 | 如銅一樣的筋,如鐵一樣的骨。比喻十分健壯的身體。也指能負重任的人。 | 元 楊暹《西游記》第二本第九出:“我盜了太上老君煉就金丹,九轉煉得銅筋鐵骨,火眼金睛。” |
抽筋拔骨 | 比喻非常勉強。 | |
銅筋鐵肋 | 見“銅筋鐵骨”。 | 明·宋濂《秦士錄》:“天生一具銅筋鐵肋,不使立勛萬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時也。” |
死腦筋 | 思想僵化固執的人。 | 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小爺叔,你真是死腦筋,旁人的話,哪里聽得那么多。” |
鶴骨龍筋 | 瘦挺虬曲貌。 | 宋·蘇軾《孤山二詠·柏堂》:“道人手種幾生前,鶴骨龍筋尚宛然。” |
剝皮抽筋 | 剝:去掉殼。形容對人恨之入骨或為人極端兇殘。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92回:“梅山猴頭,焉敢弄術!拿住你定要剝皮抽筋!” |
力困筋乏 | 困:勞倦;乏:疲乏。用盡了全力。 | 元·賈仲名《升仙夢》第三折:“如今容顏瘦,倒不如辛勤還家罷,我如今力困筋乏。” |
力軟筋麻 | 也作力盡筋疲,筋疲力盡。形容非常勞累;力氣已經用盡。 | |
擢筋割骨 | 猶言擢筋剝膚。 | 宋·蘇軾《上知府王龍圖書》:“自近歲以來,蜀人不知有勤恤之,如擢筋割骨以奉其上,而不免于刑罰。” |
筋疲力敝 | 筋:筋骨;疲:疲勞。形容非常勞累。 | 宋·司馬光《道傍田家》詩:“筋疲力敝不入腹,未議縣官租稅促。” |
彈筋估兩 | 指過分仔細地斟酌掂量輕重。 |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一卷:“故意走出屋檐,件件的翻復認看,言真道假,彈筋估兩的在日光中炫耀。” |
努筋拔力 | 努:用力伸出;拔:超過。凸出青筋,使盡力氣。形容竭盡全力。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79回:“我拉不上,努筋拔力的替他做了衣服,不自家討愧,還說長道短的哩。” |
刮骨抽筋 | 喻極力搜刮、榨取民財。 |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四:“清室二百七十余年間的統治在官場中已經凝集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貪婪惡習。一般的官府均以貪贓枉法為能,在上的鬻爵收賄,在下的刮骨抽筋。‘官官相衛’,讓你受苦的民間硬是呼天無路,吁地無門。” |
筋疲力倦 | 猶言筋疲力盡。 | 魯迅《花邊文學 安貧樂道法》:“就是上海工廠里做工至少每天十點的工人,到晚快邊就一定筋疲力倦,受傷的事情是大抵出在那時候的” |
舒筋活絡 | 舒展筋骨,活血脈,使經絡暢通。 | 熊召政《張居正》第二卷第11回:“這風葫蘆可舒筋活絡,啟沃童心,偶爾玩習之,有百利而無一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