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老奸巨猾 | 老:很;極;奸:奸詐;巨:大;極;猾:狡猾。形容閱歷深而手段極其奸詐狡猾的人。 | 《宋史·食貨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縣;舞法擾民;蓋甚至前日。” |
一擲巨萬 | 擲:投,扔。形容揮霍無度。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到得有錢時節,揮金買笑,一擲巨萬。” |
富家巨室 | 指廣有財產的大戶人家。 | 清 龍啟瑞《〈粵西團練輯略〉序》:“富家巨室捐資以助餉者,丁壯冒白刃涂原野者,紳士之督率奔走者,或轉戰破賊經歲不家食者:用民之力,亦幾于盡。” |
創巨痛深 | 創:創傷。傷口大;痛苦深。比喻遭受重大的、令人極其沉痛的損失。 | 南北 朝 劉義慶《世說新語》:“臣父遭遇無道,創巨痛深,無以仰答明詔。” |
富商巨賈 | 見“富商大賈”。 | 清·薛福成《請豁除舊禁招徠萬民疏》:“閩人多富商巨賈……往往擁有百萬,羈棲海外,十無一還。” |
通都巨邑 | 同“通都大邑”。 | 鄭觀應《致家塾潘教習論朱星源小大學書》:“通都巨邑雖有大學,而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事不問矣。” |
巨學鴻生 | 巨:大;鴻:通“洪”,大;生:讀書人。比喻學識淵博的人。 | 漢·揚雄《羽獵賦》:“于茲乎鴻生巨儒,俄軒冕,雜衣裳,修唐典,匡《雅》《頌》,揖讓于前。” |
大慝巨奸 | 慝:邪惡。指邪惡奸險的人。 | 明·文秉《先撥志始》下卷:“大慝巨奸,或燕處于園亭,或潛藏于京邸,奧援有靈,朝廷無法。” |
屈谷巨瓠 | 比喻無用者。 |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齊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谷見之,曰:‘谷聞先生之義,不恃人而食,今谷有巨瓠,堅如石,厚而無竅,獻之。’仲曰:‘夫瓠所貴者,謂其可以盛也;今厚而無竅,則不可剖以盛物,而堅如石,則不可以剖而斟,吾無以瓠為也。’ |
鴻篇巨制 | 鴻:巨;大。指大篇幅的巨型著作。 | 清 梁啟超《飲冰室詩話》:“其鴻篇巨制,洋洋灑者,行將別裒錄之為一集。” |
巨細無遺 | 大的小的都沒有遺漏。 | 馮驥才、李定興《義和拳》:“然后急不可待地像倒水一般,把所知道的一切,巨細無遺地告訴給劉黑塔他們。” |
神奸巨蠹 | 指有勢力的奸狡惡人。 |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監禁》:“有婪官利其贓利,致之死而滅口者;有神奸巨蠹,恐其幸脫而立取病呈者。” |
巨人長德 | 巨:大。形容德高望重的人。 | 唐·韓愈《唐故相權公墓碑》:“遷太常卿,天下愈推為鉅人長德。” |
不遺巨細 | 連極細小處也不放過。 | 廖仲愷《答胡適井田書》:“可見先生對一個問題不肯茍且的態度,不遺巨細的精神。真是佩服。” |
泥足巨人 | 比喻實際非常虛弱的笨大東西。 | 郭沫若《憶秦娥·歌劇<白毛女>重上舞臺》:“多威武,泥足巨人,過街老鼠。” |
老奸巨滑 | 形容閱歷深而手段極其奸詐狡猾的人。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雖老奸巨滑,無能逃于其術者。” |
元兇巨惡 | 指為人所憎惡的罪魁禍首。 | |
狂濤巨浪 | 比喻劇烈的社會運動。同“狂濤駭浪”。 | 巴金《廢園外 長夜》“先前那里面有的是狂濤巨浪,現在卻是一陣炙骨熬心的烈火。” |
名卿巨公 | 有名聲的權貴。 | 宋·歐陽修《<江鄰幾文集>序》:“自明道、景佑以來,名卿巨公,往往見于余文矣。” |
名公巨卿 | 亦作“名公鉅卿”。指有名望的權貴。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9卷:“與他往來的,俱是名公巨卿。” |
名流巨子 | 著名人士與重要人物。 | 蕭乾《未帶地圖的旅人》:“憑著個人奮斗而出人頭地,不是變成百萬富翁,就是當上名流巨子。” |
名公巨人 | 亦作“名公鉅人”。謂有名望的顯要人物。 | 唐·韓愈《徐偃王廟碑》:“自秦至今,名公巨人,繼跡史書。” |
事無巨細 | 巨:大。事情無論大小,同等對待。亦作“事無大小”,“事無小大”。 | 《三國志·諸葛亮傳》:“政事無巨細咸于亮。” |
驚濤巨浪 | 同“驚濤駭浪”。 | 清·李調元《大風渡黃河歌》:“我聞黃河天上來,驚濤巨浪相喧豗。” |
鴻篇巨著 | 見“鴻篇鉅制”。 | |
鴻篇巨帙 | 鴻:巨大。形容規模宏大的著作。 | 傅增湘《校永樂大典本<都城紀勝>》:“循是以論,則古來鴻篇巨帙,其沿訛踵繆,而莫從糾勘者,可勝道也。” |
深奸巨滑 | 奸:邪惡;滑:狡猾。形容人深于世故、奸詐狡猾。 | |
創巨痛仍 | 亦作“創鉅痛仍”。謂創傷深重而悲痛長久。 | 唐·柳宗元《壽州安豐縣孝門銘》:“創巨痛仍,號于穹旻。” |
心存高官,志在巨富 | 存:想念。一心想做高官,大富大貴。 | 明·李贄《焚書·又與焦弱侯》:“彼以為周、程、張、朱者,皆口談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 |
積小致巨 | 致:達到;巨:大。一點一滴的積累,就會從小到大。 | 東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臣聞眾小成多,積小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以微至顯。” |
巨奸大猾 | 奸:奸詐;猾:狡猾。指閱歷深而非常陰險狡猾的人。 | 唐·韋嗣立《論刑法多濫疏》:“務于窮竟,連坐相牽,數年不絕,遂使巨奸大猾,伺隙乘間。” |
狂風巨浪 | 猛烈的風,巨大的浪。指來勢迅猛或同時有強勁沖擊力的變化。 | 姜樹茂《漁島怒潮》第17章:“打魚的人要經得起狂風巨浪,打獵的人不怕虎豹豺狼。” |
屈榖巨瓠 | 比喻無用的東西。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今田仲不恃人而食,亦無益人之國,亦堅瓠之類也。” |
鴻篇巨著 | 指規模宏大的著作。同“鴻篇鉅制②”。 | 柯靈《香雪海 散文——文學的輕騎隊》:“我們這時代是產生鴻篇巨著的時代,是產生詩的時代,也是產生絢爛多采、爭妍斗勝的散文的時代。” |
神奸巨猾 | 見“神奸巨蠹”。 | 鄒韜奮《我們對于國事的態度和主張》:“過去政府雖有所懲治,然僅竊鉤者誅耳,神奸巨猾未損毫末。” |
看文巨眼 | 形容評論文章的高手。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56回:“現在看文巨眼,應推印伯伯當代第一。” |
高門巨族 | 高門:顯貴的家族。高貴的、地位顯要的家庭或有特權的家族。 | 魯迅《<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所描寫的絕不相同的人物,也就是世態的一角,高門巨族的精魂。” |
文章巨公 | 亦作“文章鉅公”。文章大家。 | 唐·李賀《高軒過》:“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云是東京才子,文章巨公。” |
深奸巨猾 | 猶老奸巨猾。 | 《周書·蘇綽傳》:“若有深奸巨猾,傷化敗俗,悖亂人倫,不忠不孝,故為背道者,殺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
豪商巨賈 | 指大商人。 | 《宋史·食貨志下五》:“由是虛估之利皆入豪商巨賈。” |
抔土巨壑 | 抔土:一掬土,形容很少。一抔土填不滿巨大的深溝。形容得少失多,兩者懸殊。 | 金·元好問《學東坡移居》詩:“得損不相償,抔土填巨壑。” |
豪門巨室 | 豪門:權貴之家;巨室:大家望族。指富貴之家。 | 《晉書·閻纘傳》:“其侍臣以下文武將吏,且勿復取戚豪門子弟。”《孟子·離婁上》:“為政不難,不得罪于巨室。” |
元奸巨惡 | 謂大奸首惡。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七回:“若果然當此之際,一毫馬腳不露,那人便是元奸巨惡,還合他講甚么性情來!” |
創深痛巨 | 創:創傷。創傷大,痛苦深。比喻遭受很大的傷害和痛苦。 |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第三章:“于是自己率領一群民賊來制造‘創深痛巨’,教軍官放火燒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