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稍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稍縱即逝 | 縱:放松;逝:失去。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過去。 | 清 林則徐《林文忠公政書》:“若寬而生玩,則不惟未戒者不戒,即已戒者亦必復食,稍縱即逝,恐不可挽。” |
稍勝一籌 | 籌:籌碼,古代用以計數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較起來,稍微好一些。 | 清·秋瑾《致秋譽章書》:“吾哥雖稍勝一籌,而無告語則同,無戚友之助亦同。” |
頭稍自領 | 見“頭梢自領”。 | 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二折:“老姑娘手把著頭稍自領,索什么囑咐叮嚀。” |
稍遜一籌 | 比較起來,稍微差一點。 | 清 李漁《閑情偶寄 演習 脫套》:“才鋒筆藻可繼還魂,其稍遜一籌者,則在氣與力之間耳。” |
稍縱則逝 | 縱:放松;逝:失去。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過去。 | 清·郎廷槐《師友詩傳錄》:“當其觸物興懷情來神會,機栝躍如,如兔起鶻落,稍縱則逝矣。” |
稍安毋躁 | 稍:稍微;毋:不要。稍微安靜一下,不要急躁 |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曾皓(帶著那種稍安毋躁的神色):不,不,你讓她自己考慮。” |
稍關打節 | 稍:通“捎”,破除。打通關節 | 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三折:“俺則待稍關打節,怕有那慣施舍的經商不請言賒。” |